|
|||
三二 阿咤曩胝经 本经无相当汉译之经,(但可参考毗沙门天王经(大正藏一二四五))。于Hoernle:Manu-script Remains found in Eeastcrn Turkestan Vol.I有相当于本经之梵文AtanatiySutra之断片。世尊往灵鹫山时,毗沙门天王随来诸夜叉,唱阿吒曩胝之护经,以告佛如左。于诸夜叉中,不信顺世尊,而有妨害佛弟子之修行,请纳受为守护佛弟子,此阿吒曩胝之护经。佛纳受此,而翌日向诸比丘以示此旨,劝保持阿吒曩胝之护经,乃本经之所述。 如是我闻。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灵鹫山,时,四大天王,以众多之夜叉军、众多之乾闼婆军、众多之鸠槃荼军、众多之那伽军守护、警护、保障四方已,于深夜,殊妙容光偏照灵鹫出,来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却坐一面,彼夜叉等亦敬礼世尊,却坐一面,或向世尊问讯,却坐一面,或与世尊交谈感铭之语后,却坐一面,或向世尊合掌,却坐一面,或告自己姓名,却坐一面,或默然坐于一面。 二 坐于一面之毗沙门大天王白世尊言:“圣尊!有高位之夜叉未信仰世尊;有 高位之夜叉实信仰世尊:圣尊!有中位之夜叉未信仰世尊:圣尊!有中位之夜叉,实信仰世尊;圣尊!有下位之夜叉未信仰世尊;圣尊!有下位之夜叉,实信仰世尊!然者,圣尊!夜叉既有未信仰世尊,其何因耶?圣尊!世尊为断杀生而说法;为断不与取而说法;为断欲邪行而说法;为断妄语而说法,为断放逸根之饮酒而说法。然,圣尊!夜叉既不断杀生、不断不与取、不断欲邪行、不断妄语、不断放逸根之饮酒。此于彼等为不欢喜、不愉快事也。 圣尊!世尊之弟子众取用深林之茂树、闲静而音少响少、无人1烟、无人迹、堪作卧、适于静思之坐卧处。住此处之上位夜叉,有不信仰世尊之语者,圣尊!为彼等之发信仰心,愿世尊纳受阿吒曩胝之守护经,此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保护、守护、安全、安乐住也。” 世尊默然而认许。 三 时,毗沙门大天王知世尊之认许,其时,唱阿吒曩胝之守护经:“ 明眼而光辉 归命毗婆尸 慈愍诸有情 归命尸弃佛 洗除诸烦恼 如是苦行者 归命毗舍浮 碎破魔王军 归命拘楼孙 已得安全之 婆罗门归命 拘那含牟尼 解脱一切方 归命迦叶佛 灭除一切苦 而宣说此法 光辉之释子 归命鸯耆罗 除灭世烦恼 当作如实观 不用于两舌 伟大不知畏 为人天利益 具足明与行 归命瞿昙佛 伟大无怖畏 阿帝提之子 大轮太阳升 若彼之升者 夜暗影消没 若彼之升时 呼称之为昼 其处是深湖 于海水积聚 如是人当知 “于海水积聚” 人人之称呼 由此彼“东方” 有誉大天王 统守于此方 乾闼婆之主 名提头赖吒 乾闼婆侍护 以娱歌舞乐 彼有甚多儿 我闻彼同名 九十又一儿 大力因陀罗 彼等见世尊 日种之佛陀 由遥远归命 伟大无怖畏 汝归人中尊 汝归人中胜 汝以巧观众 非人汝亦拜 不闻我常处 然者如是言 “礼胜者瞿昙 礼胜者瞿昙 具足明及行 敬礼瞿昙佛” 五死者用两舌 长部胫典三二0 六 讲述阴言者 残忍杀生者 盗贼欺瞒辈 人人之称呼 由此彼“南方” 高誉大天王 统守于此方 鸠槃荼鬼主 名为毗楼勒 护侍鸠槃荼 以娱歌舞乐 彼有甚多子 我闻同一名 九十又一儿 大力因陀罗 彼等见世尊 日种之佛陀 由遥远归命 伟大无怖畏 汝为人中尊 汝为人中胜 汝以巧观察 非人吾拜汝 我等常常闻 如是之言说 “礼胜者瞿昙 礼胜者瞿昙 具足明及行 敬礼瞿昙佛” 阿帝提之子 大轮太阳没 若彼之没落 昼光辉消失 太阳沈失时 呼称为暗夜 其处是深湖 于海水积聚 如是人当知 “于海水积聚” 人人称呼此 由此彼“西方” 有誉大天王 统守于此方 那伽鬼之主 名毗楼博叉 护侍那伽鬼 以娱歌舞乐 彼有甚多子 我闻彼同名 九十又一儿 大力因陀罗 彼等见世尊 日种之佛陀 由遥远归命 伟大无怖畏 汝为人中尊 汝为人中胜 汝以巧观察 非人吾拜汝 我等常常闻 如是之言说 “礼胜者瞿昙 礼胜者瞿昙 具足明及行 敬礼瞿昙佛” 快乐北拘卢 于此见殊美 障大须弥山 人人无我意 无系着心生 我等无植种 亦无携犁事 人人无须耕 可食成熟米 无糠无籸清 稻米实香好 置于石灶炊 熟炊而为食 无牝牛只蹄 巡游一一处 无牝牛只蹄 巡游一一处 为女子乘物 巡游一一处 为男子乘物 巡游一一处 为童女乘物 巡游一一处 为童男乘物 巡游一一处 彼等事此王 骑乘行诸向 象马之乘物 天上之乘物 宫殿驾誉高 随侍于大王 彼天王都城 化作于空中 阿他那他城 拘尸那他城 婆拘尸那他 那他布利耶 婆拘尸那他 而是于“北方” 是伽毗越他 于西奢郎迦 那越那越提 安吧罗以及 安吧罗越提 阿罗伽万他 有名等王都 尊俱尾罗天 称呼伊娑那 是故俱尾罗 称为毗沙门 一一访说明 他吒罗达罗 及他吒他罗 奥阇尸提奢 达多奢尸及 须罗罗奢与 阿利达礼尔 湖名达那尼 七 起云雨落来 诸夜叉会集 坐于此堂名 婆伽罗越提 于彼有果树 不断结果实 诸鸟群来集 孔雀苍鹭鸣 美妙拘耆罗 于此耆婆鸟 唭嘺唭嘺鸣 由此其他鸟 “唭嘺心欢举” 区屈达迦与 区利罗伽与 普加沙达伽 皆于森林内 此闻能言鸟 九宫鸟之声 亦闻杖少年 彼俱尾罗池 常时不断美 斯人称呼此 由此彼“北方” 统守于此方 有誉大天王 夜叉鬼之主 名为毗沙门 夜叉鬼侍彼 以娱歌舞乐 彼有甚多子 我闻同一名 九十又一儿 大力因陀罗 彼等见世尊 日种之佛陀 由遥远归命 伟大无怖畏 汝为人中尊 汝为人中胜 汝以巧观察 非人吾拜汝 我等常常闻 如是之言说 “礼胜者瞿昙 礼胜者瞿昙 具足明及行 敬礼瞿昙佛” 八 圣尊!此阿吒曩胝之守护经,是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保护、守护、安全、安乐住也。圣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中,不论何人善习、善学、善记忆此阿吒曩胝之守护经,甚或非人夜叉,或夜叉女,或夜叉男子,或夜叉女儿,或夜叉大臣,或夜叉眷属,或夜叉佣人,或乾闼婆,或乾闼婆女……乃至……或鸠槃荼,或鸠槃荼女……乃至……或那伽,或那伽女……乃至……以恶心随比丘或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行而行,之立而立,之坐而坐,之卧而卧者。圣尊!彼非人夜叉于我之村邑聚落,不获恭敬尊重;圣尊!彼非人于我都城之阿罗伽万达,不得土地住所;圣尊!彼非人不得参加我夜叉等之集会;圣尊!彼诸非人等,亦无有与彼嫁娶;圣尊!而且诸非人等,以其身等之言语饱骂彼;圣尊!诸非人等,以空钵9被彼头;圣尊!诸非人等,以碎彼头为七分。 九 圣尊!非人有凶恶、凶猛、恐怖者,彼等不顾诸大王,不顾诸天王之大臣,不 顾诸大天王之陪臣;圣尊!然,此非人反叛诸天王。圣尊!犹如摩揭陀王之领土有大盗,此等不顾摩揭陀王、不顾摩揭陀王之大臣、不顾摩陀王之陪臣。如此等之大盗,反叛摩揭陀王。如是,圣尊!非人有凶恶、凶猛、恐怖者,此等不顾诸天王,不顾诸大天王之大臣,不顾诸大天王之陪臣:圣尊!此等之非人称反叛诸大天王。圣尊!不论任何非人夜叉,或夜叉女……乃至……以恶心,随比丘或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行而行,之立而立,之坐而坐,之卧而卧者,应呼叫此等之夜叉、大夜叉、军师、大军帅:“此夜叉捉住、侵、恼害我等不放。” 十 如何呼叫夜叉、大夜叉、军师、大军帅耶?因达、苏摩、越鲁那及婆罗睹越阇、婆阇婆提、奢达那、加摩涉达及经鲁康睹、尼康睹、婆那达、奥婆万尼及天王御者之摩达利、奢达阇那乾闼婆及那罗、洗尼沙婆王、沙达义罗、醯摩婆多及芬那加、伽罗提耶、俱罗、 尸郁伽、无奢利达及益沙尔达、优康达罗、伍吧罗、须吧启达及虚利、礼提、曼提耶、般阇罗旃陀、阿罗越伽、吧周那、须摩那、须无加、达提无加、摩尼、摩尼阇罗、提迦、以上共势立沙加。 呼叫此等夜叉、大夜叉、军帅、大军帅,云:“此夜捉住、侵、恼害我等不放。” 十一 圣尊!此阿吒曩胝之守护经,是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守护、安全、安乐住也。 圣尊!然,我等告别!于我等事繁多忙。” “今、诸大天王,随汝等之意欲。” 于此,四大天王起座,敬礼世尊,行右绕礼,消失于其处,彼夜叉等亦起座,或敬礼世尊,行右绕礼,消失于其处;或与共相会释,交谈可感铭之语后,消失于其处;或向世尊合掌已,消失于其处;或默然消失于其处。 十二 于是,其夜过后,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昨夜,四大天王,众多之夜叉军…… 明眼有光辉 归命毗婆尸 怜愍诸有情 归命尸弃佛 参照三以下之偈…… “圣尊!此阿吒曩胝之守护经……或默然消失于其处。 十三 诸比丘!学习阿吒曩胝之守护经,熟念阿吒曩胝之守护经,奉持阿吒曩胝之守护经。诸比丘!此阿吒曩胝之守护经有利益,此为比丘、丘比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守护、安全、安乐住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诸比丘,欢喜世尊之所说。 注: 1 人烟(依日文为人之味)vijanavata分解为vi+jana+vata。 2 鸯耆罗Sumahgsla-vilasini于(Siamese edition,vol.iii.p.193由肢节anga发出光明rasmi故称为安义罗沙注,此本由俗解。Anguiras出于吠陀时代圣仙之名,以此如为佛之一称呼。 3 此二三行之文法,虽和原文不尽相同,但其意义相信是相同的,依注释书补译之,但依注释书:“不用两舌”乃至归敬瞿昙佛的人,谓应归命之。 4 死者及用两舌者、阴口锐利者、杀生者、窃盗者,诈欺人等,习惯上牵出城之南门,或附于荼毗,斩首、或鞭打。于“中阿含”四卷波罗牢经有“又复见王收捕罪人,反缚两手,打鼓唱令出南城门”之文,尤同经说出北城门拉出罪人,于堑腰而弃着。 5 置于石灶而炊(tunddikire pacitvana)中阿含世记经须于郁单口品:“其上常有自然釜鍑,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于鍑下,饭熟光灭,不假樵火,不动人功。”中阿含第十二卷于鞞婆陵耆经:“大王!我便受郁单曰法,即于箩釜中,取羹饭而去。”于SumahgalaVilasini p.196 说明,釜置无烟炭火而炊,此称“光石”以此石据三个釜置其上炊,云由石发光,米自然煮。 6 只谛之乘物 有一归拟如马形。 7 圣尊(marisa)是喜语(piyavacana)敬语(garuvacana)等等,唯现於呼格,多用于天人称呼佛或佛弟子,甚少用于佛叫天人或佛弟子Rhys Davids是dearsir。之译。 8 称此yakkhanatthika为夜叉大臣,于注有十二支,于此唯举十支或八支。殊(副)Vessavapa名词是如试由Visana来理解,想不可能的事Veessavana(梵vais'ravapa)是因ri+savapa之变化来的,而savana之语根是su(梵sru) 正是“多闻广闻”之意思吧!s'ru(正确是sru)有漏出渗出之意,然而从此Vessavana来解还是有困难。 9 以空钵Sumapgala-Vilasini(P.201)似比丘所用钵之青铜钵,被于头首上,以铁杵叩其中央,是一种处罚法,如此注是正确者Rhys Davids译为They would bend down hishead like an empty bowl就不适正。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九之众集经(大正藏一),及大集法门经(大正藏一二),于Hoernle:Manuscript Remains found in Eastern Turkestan Vol.I有相当本经梵文Sangitisutya的断简存在。波婆城之末罗族,建立新讲堂,佛令舍利弗代说法。即为本经,其全部阿毗达磨之色彩甚为浓厚。有列记一法二、二法三十三、三法六十、四法五十、五法二十五、六法二十二、七法十四、八法十一、九法大、十法六之法数标准为十段二百二十九法,有部六足论之随一的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一五三六),不外是以有部的立场来注释本经。 第一 诵品 如是我闻。 一 尔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于未罗族之间,次第游行至名为波婆之末罗族都城,于彼处住名为纯陀铁工匠1之庵罗树园。 二 此时,恰好波婆末罗族等,新建名为郁婆达迦2讲堂完成不久,沙门、婆罗门乃至任何人皆未曾往此。 波婆之末罗族等闻:“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末罗族间而至波婆,于彼处住名为纯陀铁工匠之庵罗树园。” 尔时,彼婆罗族等,便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却坐一面。坐一面已,波婆之末罗族等,白世尊言: “世尊!波婆之末罗族等,新建名为郁婆达迦讲堂完成不久,沙门、婆罗门及他任何人皆未曾往此。唯愿世尊,世尊为最初之受用此。世尊之最初受用此者,于后,波婆之末罗族等,将永远得利益安乐。” 世尊默然而允许。 三 尔时,波婆之末罗族等,知世尊承诺已,从座而起,敬礼世尊,行右绕礼,而回彼讲堂。回来以后便于讲堂铺敷物,铺敷物已,设甚多座,放置水瓶,高挂油灯已再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波婆末罗族等,白世尊言: “世尊!讲堂于一面已铺设敷物,设置诸座,放置水瓶,挂油灯。世尊!世尊若为时宜,即请赴之。” 四 尔时,世尊着下衣,持上衣及钵,与比丘众俱,诣往讲堂。诣已,洗足而入讲 堂,依中央柱向东而坐。诸比丘众亦各洗足而入讲堂,依西壁向东而坐于世尊之后 波婆之末罗族等亦各洗足而入讲堂,依东壁向西,面世尊而坐。尔时,世尊至夜之深更,为波婆之末罗族等说法,教诫彼等而令感奋、喜悦、庆慰而离去。“宇阇达等!夜至深更矣,汝等想是时宜当回去!” “诚然,世尊!”彼波婆之末罗族等,依世尊之教诲,从座而起,敬礼世尊,行右绕体而离去。 五 尔时,世尊于末罗族等离去不久,偏见寂静默然之诸比丘众,而告尊者舍利弗曰: “舍利弗!我诸比丘众已达远离惛沈、睡眠,舍利弗!当奋起心志,为此诸比丘众说法,我因背痛,今将少卧休息。” 尊者舍利弗,则应诺世尊:“诚然,世尊!” 如是,世尊从僧伽胝衣叠为四叠,置于右胁下,恰如狮子之卧而卧--(一)足叠于他足之上,有具念、正知,自为起想。 六 尔时,恰尼干子死于波婆不久,而因其死,尼干诸徒分裂为二派,互相相斗、相诤,而渐卷入门诤,交系锐利舌锋而住。谓:“汝不知此法、律,我如此。将来汝如何亦不可能知耶!”“汝行邪行,我行正行!”,“我言与理相应,汝言与理不相应!”,“汝当言于前而言于后,当言于后而言于前!”,“汝不精细思虑,立既被颠覆;”汝虽立言论,但堕于负处!”“为脱汝之说而巡游学习,若能者既自解之! 如是,尼干子之徒众间行杀戮。然,彼尼干子之诸在家白衣弟子等,对尼干子皆厌忌、讥慊7、遗去已,其状态恰如非正说、误说,非导出离,非令至寂静,非正等觉者所说之法、律;又如不得为依持处之破塔。 七 尔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曰: “友!尼干子最近死于波婆邑;而其死后,尼干徒分裂为二派……乃至……如不得为依处之跛塔。友!于所询,彼非正说、误说,非导出离,非令至寂静,如是非依正等觉者之所说法、律。然者,友!我等是世尊之法,是正说、善说,引导出离,令至寂静,依正等觉者之所说也。故我等之一切,今其结集之,当不令纷诤。盖令此梵行永续、久住,为众多有情之利益、安乐,慈愍世间,为诸天、人之义利、利益、安乐也。 友!然者,云何为我等之佛法?彼是正说、善说,引导出离,令至寂静,依正等觉者之所说也。故我等之一切,令其结集之,当不令之纷诤。盖令此梵行之永续、久住,为众多有情之利益、安乐,慈愍世间,为诸天、人之利义、利益、安乐也8。 友!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世尊,实开示一法。故我等之一切,今其结集,当不令之纷诤。盖令此梵行之永续、久住,为众多有情之利益、安乐,慈愍世间,为诸天、人之义利、利益、安乐也。 八 一法者何耶? 一切之有情依食而住,一切之有情依行9而住。友!如是,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实开示一法;故我等之一切,今其结集,当不令之 纷诤。盖令此梵行之永续、久住,为众多有情之利益、安乐、慈愍世间,为诸天、人之利义、利益、安乐也。 九 友!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开示二法。故于此我等之一切,其结集之……乃至……为诸天、人之利义、利益、安乐也。 二法者何耶? 1 名与色。 2 无明与有爱。 3 有见与无有见。 4 无惭与无愧。 5 惭与愧。 6 恶言与恶友。 7 善言与善友。 8 入罪善巧与出罪善巧。 9 等至善巧与依等至起善巧。 10 界善巧与作意善巧。 11 处善巧与缘起善巧。 12 处善巧与非处善巧。 13 质直与柔和。 14 堪忍与可乐。 15 和顺与供养。 16 无害与清净。 17 失念与不正知。 18 念与正知。 19 不护根门与不计食量。 20 能护根门与知食量。 21 思惟力与修习力。 22 念力与定力。 23 止与观。 24 止相与精勤相。 25 精勤与专念。 26 戒成就与见成就。 27 戒衰耗与见衰耗。 28 戒清净与见清净。 29 见清净与依见精勤。 30 厌可厌处与为生厌之正精勤。 31 于善法不喜足与于精勤不遮止。 32 明与解脱。 33 尽智与无生智。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说此二法。故于此等之一切,今其结集……乃至……为诸天、人之利义、利益、安乐。 十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实开示三法。故于此,我等之一切,今其结集之……乃至……为诸天、人之义利、利益、安乐。 三法者何耶? 1 三不善根: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 2 三善根:无贪善根、无嗔善根、无痴善根。 3 三恶行:身恶行、诸恶行、意恶行。 4 三善行:身善行、语义行、意善行。 5 三不善寻:欲寻、恚寻、害寻。 6 三善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 7 三不善寻:欲思、恚思、害思。 8 三善思:出离思、无恚思、无害思。 9 三不善想:欲想、恚想、害想。 10 三善想:出离想、无恚想、无害想。 11 三不善界:欲界、恚界、害界。 12 三善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13 复三界:欲界、色界 无色界。 14 复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 15 复三界:劣界、中界、胜界。 16 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17 复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18 复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 19 三结:有身见、疑、戒禁取。 20 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21 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22 三求:欲求、有求、禁行求。 23 三慢:“我胜”慢、“我等”慢、“我劣”慢。 24 三时:过去时、未来时、现在时。 25 三边: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26 三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 27 三苦性: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 28 三聚:邪定聚、正定聚、不定聚。 29 三疑,关于过去时之疑:犹豫,不得决意12,难平意,关于未来时之疑……乃至….关于现在时之疑……乃至……。 30 如来三不护:友!如来有清净之身行,如来无护藏“令他人不知”之身恶行;友!如来有清净之语行,如来无护藏“令他人不知”之语恶行;如来有清净之意行,如来无护藏“令他人不知”之意恶行。 31 三障:贪障、嗔障、痴障。 32 三火:贪火、嗔火、痴火。 33 复三火:供养火、居士火、惠施火。 34 三种色聚:有见有对色、无色有对色、无见无对色。 35 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 36 三人:学人、无学人、非学非无学人。 37 三长老:生长老、法长老、认定之长老。 38 三福业事:施行福业事、戒行福业行、修行福业事。 39 三举罪事:依见、闻、疑。 40 三欲生:友!有诸有情,有受现前之欲,于现前之欲有自在力,犹如人及一分天并一分险难处者。此为第一欲生;友!有诸有情,有受自化作欲,彼等于自盛化作,于欲有自在力,犹如化乐天,此为第二欲生,友!有诸有情,有受他化作欲,彼等于他化作欲,有自在力,犹如他化自在天,此为第三欲生。 41 三乐生:友!有诸有情,于所修习13起禅定乐而住,犹如梵众天,此为第一乐生;友!有诸友情,于乐令偏润、偏满、充满、偏溢,彼等便时常发感激之语,曰:“彼为乐!彼为乐!”犹如光音天,此为第二乐生,友!有诸有情,于乐 令犹偏润、偏满、充满、偏益,彼等如是满足已,而感受乐,犹如偏净天,此为第三乐生。 42 三慧:学慧、无学慧、非学非无学慧。 43 复三慧:思所成慧、闻所成慧、修所成慧。 44 三仗:闻仗、离仗、慧仗。 45 三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46 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47 三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48 三修:身修、心修、慧修。 49 三无上:见无上、行无上、解脱无上。 50 三定: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 51 复三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52 三清净: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53 三寂默: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 54 三善巧:增益善巧、损益善巧、方便善巧。 55 三憍:无病憍、年壮憍、活命憍。 56 三增上:我增上、世增上、法增上。 57 三论事:关于过去时,如为此言说:“于过去时有如是”;关于未来时,如为此言说:“于未来时当如是”;关于现在时,如为此言说:“于现在时有如是”。 58 三明:于过去随念所住智明,对诸有情之死生智明,对诸漏灭尽智明。 59 三住:天住、梵住、圣住。 60 三神变:神通神变、知他心神变、教诫神变。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实开示如是诸三法。故……乃至……为诸天、人之义利、利益、安乐。 十一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实开示四法、故于此,我等之一切,今其结集之……乃至……为诸天、人之利义、利益、安乐。 四法者何耶? 1 四念处:友!于此有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精勤而有正知正念,断世间之贪、忧,于受……于心……于法随观法而住,精勤有正知与正念,断世间之贪、忧。 2 四正勤:友!于此有比丘,未生诸恶不善法令不生,而起愿欲、精进、发勤、策心、持心;已生之诸恶不善法当断,而起愿欲、精进、发勤、策心、持心;未生之诸善法令生,而起愿欲、精进、发勤、策心、持心;已生之诸善法令住不失、倍增、广大、修习、圆满、欲起、发勤、策心、持心。 3 四神足:友!于此有比丘,修欲三昧地勤行成就神足,修心三昧地勤行成就神足;修精进三昧地勤行成就神足;思惟三昧地勤行成就神足。 4 四静虑:友!于此有比丘,离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静虑而住,灭寻与伺,内心归于稳静,得心一境性,如是无寻无思,三昧地所生之喜、乐,成就第二静虑而住;离喜为舍住者,具念,有正知,由身觉受乐,诸圣者称为:“舍、具念、乐住者”,成就第三静虑而住;断乐,断苦,乃至灭所有之喜、忧,无苦无乐,舍念清净,成就第四静虑而住。 5 四修定:有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能导现法乐住;友!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能导获得知、见;友!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能导诸漏之灭尽。友!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云何能导现法乐住?友!于此有比丘,由离欲、离诸不善法,成就初静虑而住……乃至……第二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乃至……成就第四静虑而住。友!此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能导现法乐住也。友!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云何能导知、见之获得?友!于此有比丘,作意光明想,专作日想,观夜如昼,观昼如夜,如是明彻、澄亮之心,修光明晖耀之心。友!此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能导智、见之获得也。友!修定,修习、多所作者,云何能导正念、正知?友!于此有比丘,了知受之生起,了知住,了知灭,了知想之……乃至……寻之……乃至……友!此修定,若修习、多所作者,能导正念、正知也。友!修定,修习、多所作者,云何能导诸漏之灭尽?友!于此有比丘,于五取蕴,观生、灭而住。谓:此是色,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灭;此是受……乃至……此是想……乃至……此是行……乃至……此是识,此是识之集,此是识之灭也。友!此修定,修习、多所作者,能导诸漏之灭也。 6 四无量:友!于此有比丘,慈俱行之心,偏满一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亦然。如是偏满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方、一切之一世界,慈俱行之广大、大广博、无量、无怨、无忧之心而住。悲俱行之心……乃至……喜俱行之心……乃至……舍俱行之心……乃至……。 7 四无色:友!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之色想,灭有对想,无作意种种想,为“虚空是无限”,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超越空无边处,为“识是无边”成就识无边而住;超越一切识无边,为“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超越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 8 四依:友!于此有比丘,思惟一法而受用;思惟一法而忍受;思惟一法而远避;思惟一法而遣除。 9 四圣种:友!于此有比丘,随所得之衣服而喜足,且赞叹随所得衣服之喜足,衣服之因缘故,无陷不当、不应之方法,若不得衣服亦无懊恼;虽得不染着、不迷闷、无罪过而见过患,受用出要之慧;更为随所得衣服之喜足,不自慢、不凌蔑他人;如是有善巧、精勤、正知、正念之比丘,友!名为古往以来第一圣种住者。复次,友!有比丘,随所得饮食而喜足,且赞叹随所得饮食之喜足,饮食之因缘故,无陷不当、不应之方法,若不得饮食亦无懊恼;虽得不染着、不迷闷、无罪过而见过患,受用出要之慧;更为随所得饮食之喜足、不自慢、不凌蔑他人;复之,友!有比丘!随所得房舍而喜足……乃至……复次,友!有比丘,乐断、爱断,乐修、爱修。而彼为乐断、爱断、乐修、爱修,不自慢,不凌蔑他人,如是有善巧,精勤、正知、正念之比丘,友,名为古往以来第一圣种住。 10 四勤:律仪勤、断勤、修勤、随护勤。律仪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已,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是,若不制御眼根而住者,当于贪、忧、罪、不善之诸法随起,能入其制御,入于护眼根、眼根之制御:耳之闻声已……乃至……鼻之臭香已……舌之尝味已……身之觉触已……意之识法已,不取相,不取随相……乃至……。友!此谓律仪勤。断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不忍容已生之欲寻,断、灭、远离、令无有,不忍容已生之恚寻……不忍容已生之害寻……诸已生之恶不善法……乃至……友!此谓断勤。修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修念等觉支,此离之依、离欲之依、灭之依、舍离之成熟者也。修择法等觉支,此离之依……乃至……修精进觉支……修喜等觉支……修轻安等觉支……修定等觉支……修舍等觉支,此离之依、离欲之依、灭之依、舍离之成熟者也,友!此谓修断。随护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随护已生善之定相,谓:骨想、虫啖、青瘀想、败坏想、胀膨想也,友!此谓随护勤。 11 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也。 12 复四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也。 13 四预流向支:亲近善士、听受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也。 14 四预流果支,友!于此有圣弟子,于佛陀成就信不动14、即:如是彼佛陀是应供者、正等觉者、明行足者、善逝者、世间解者、无上师、调御丈夫者、天人师、佛、世尊也。于法成就信不动,即:世尊善说之法,现见而超越时,言近观而能知见,引导、唯智者亲所谅知也,于僧伽成就信不动,即、世尊之圣弟子僧伽,具足妙行,具足质直行,具足如理行,具足正行,所谓四双八辈,世尊之圣弟子僧伽,应恭敬、尊重、布施、合掌礼拜、是世间之无上福田。成就圣所爱之戒,此非所坏,无败秽、非所渎、无所损、自在、智者所赞叹、无染污,导于定。 15 四沙门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也。 16 四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 17 四食:段食、若粗、若细也,第二解食,第三意思食,第四识食也。 18 四识住:缘色而竖立识,以色为境,以色为依,以喜为座,增长、增益、增广。友!缘受……友!缘想……友!缘行前竖立识,以行为境,以行为依,以喜为座,增长、增益、增广。 19 四不行处行:贪不行处行,嗔不行处行,痴不行处行,怖不行处行也。 20 四爱生:友!因衣服而于比丘爱生;友!因饮食而于比丘爱生;友!因房舍而于比丘爱生:友!更因有无有而于比丘爱生。 21 四行: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22 复四行:不堪忍行、堪忍行、调伏行、寂静行。 23 四法足:无贪法足、无恚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也。 24 四法受:友!有法受,于现苦当来亦苦报;友!有法受,于现苦当来有乐报;友!有法受,于现乐当来有苦报:友!有法受,于现乐当来亦有乐报。 25 四法蕴: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也。 26 四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也。 27 四处:慧处、谛处、舍处、止息处也。 28 四记问:一向记问,分别记问,反结记问,应舍记问也。 29 四业:友!有业,黑而有黑报;友!有业,白而有白报;友!有业,黑白而有黑白报:友!有业,非黑非白而有非黑非白之报,转向业之断尽。 30 四应证法:宿住之事,应依念而证;死生之事,应依眼而证;八解脱,应依身而证:漏尽,应依慧而证。 31 四瀑流: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也。 32 四轭: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也。 33 四离轭:由欲轭之离轭、由有轭之离轭、由见轭之离轭、由无明远之离轭也。 34 四系:贪身系、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身系也。 35 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也。 36 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也。 37 四入胎:友!有一类不正知而入母胎中,不正知住母胎中,不正知从母胎出,此为第一入胎;友!复次,有一类正知而入母胎,不正知而住母胎中,不正知而从母胎出,此为第二入胎:友!复次,有一类正知而入母胎,正知而住母胎中,不正知而从母胎出,此为第三入胎;友!复次,有一类正知而入母胎,正知而住母胎中,正知而从母胎出,此为第四入胎。 38 四自体得:友!有自体得,自思所作用而非他思;友!有自体得,他思所作用而非已思:友!有自体得,自思与他思俱作用;友!有自体得,自思与他思俱非作用。 39 四施净:友!有施、施者净,于受者非净;友!于受者净,施者非 净:友!有施、施者、受者俱非净;友!有施、施者及受者俱净。 40 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41 四非圣言: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 42 四圣言: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也。 43 复四非圣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识言识也。 44 复四圣语: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识言不识也。 45 复四非圣言:见言不见、闻言不闻、觉言不觉、识言不识也。 46 复四圣言:见言见、闻言闻、觉言觉、识言识也。 47 四人:友!有一类人令自苦、勤自苦:友!有一类人令他苦、勤他苦;友!有一类人令自苦、勤自苦又令他苦、勤他苦:友!非令自苦、非勤他苦、又非 令他苦、非勤他苦,彼不令自苦,不令他苦前于现在世断欲、灭尽、清凉、觉受乐、自为圣性而住。 48 复四人:友!有一类人,有自利行而非他利行:友!有一类人,有利他行而非自利行:有一类人,非自利行亦非利他行;友!有一类人,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49 复四人:于闇赴闇、于闇赴明、于明赴闇、于明赴明。 50 复四人:不动沙门、赤莲华沙门、白莲华沙门、妙软沙门。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实开示此等之四法。故……乃至……当为诸天、人之义利、利益、安乐。 ? 一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实开示五法。故……乃至……为诸天、人之利义、利益、安乐。 五法者何耶? 1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2 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也。 3 五欲功德:眼所识之色是可爱、可喜、可乐、可意而能令赍欲,又能令染着;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是可爱、可喜、可乐、可意而能令赍欲,又能令染着。 4 五趣: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也。 5 五悭:住处悭、家悭、利得悭、色悭、法悭。 6 五盖:欲贪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 7 五下分结.有身见、疑、戒禁取、欲贪、嗔恚。 8 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9 五学处: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窣罗迷丽耶、末陀等诸放逸处。 10 五不能处:友!漏尽之比丘,不可能故意断生者之命;漏尽比丘,不可能以盗心不与而取;漏尽比丘,不可能行淫欲法;漏尽比丘,不可能正知而说虚诳语:漏尽比丘,不可能以爱欲意受用所蓄积--犹如前在家时。 11 五损失:亲属损失、财损失、病损失、戒损失、见损失。友!诸有情因其亲属损失、财损失、病损失、身坏命终之后,不生于无幸处、恶处、险难处、地狱;友!诸有情因其戒损失、见损失,身坏命终之后,生于无幸处、恶处、险难处、地狱。 12 五成就:亲属成就、财成就、无病成就、戒成就、见成就。友!诸有情因其亲属成就、财成就、无病成就,身坏命终之后,不生于善趣、天界:友!诸有情因戒成就、见成就、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 13 恶戒、犯戒者之五患:友!恶戒、犯戒者因!放逸而大损失财富,此为恶戒、犯戒者之第一患;复次,友!恶戒、犯戒者,恶名流布,此是恶戒、犯戒者之第二患:复次,友!恶戒、犯戒者,若近此等任何诸众,即: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等,无不得怖畏、意安19,此为恶戒、犯戒者之第三患:复次,友!恶戒、犯戒者,于迷乱而命终,此为恶戒、犯戒者之第四患;复次,友!恶戒、犯戒者,身坏命终之后,生于无幸处、险难处、地狱,此为恶戒、犯戒者之第五患。 14 具戒、持戒者之五功德:友!具戒、持戒者,因不放逸,得大财富聚,此为具戒、持戒者之第一功德。复次,友!具戒、持戒者,善名流布,此为具戒、持戒者之第二功德。复次。友!具戒、持戒者,亲近任何诸众: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等,皆得离怖畏,得安心,此是具戒、持戒者之第三功德。复次,友!具戒、持戒者,正念而命终,此为具戒、持戒者之第四功德。复次,友!具戒、持戒者,身怀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此为具戒、持戒者之第五功德。 15 友!叱责比丘欲叱责他人时,于内心现前五法,应可以叱责他人:“我于应时语,非时不语。”“我应语实,不语不实。”“我应语柔和之语,不语粗语。” “我应以慈心语,不怀嗔恚语。”友!叱责比丘欲叱责他人时,应于内心现前此等五法而叱责他。 16 五勤支:友!于此有比丘,有信,信如来之正觉,谓:如是彼世尊是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师、调御丈夫、天人师、觉者、世尊,为无病、无疾,成就体温平均之消化力,不过冷不失热,得中庸堪精进,无谄无诳,及于有智之同梵行者之前,如实自显现;为断不善法,为成就善法。专念精进而住,有力有势,常于诸善法中,系轭而住:具慧,应趣生灭观成就慧,此是圣正决择,趣苦之尽。 17 五净居:无烦、无热、善现、善见、阿迦腻吒天也。 18 五不还: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般、有行般涅槃、上流趣阿迦尼吒也。 19 五七芜20:友!于此有比丘,于大师有疑、有危惧、不能胜解、不能心安净:友!若有比丘,如是于大师有疑、有危惧、不能胜解、不能心安净者,彼心虽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能向于趣向;如是心之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者,此为第一之心芜。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于法有疑,有危惧..乃至……此为第二之心芜: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于僧伽有疑……此为第三之心芜;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于学处有疑……此为第四之心芜,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于同梵行者之间,有恚心、有不喜心、有心之动、生芜心;友!若有比丘!于同梵行者之间,有恚心、有不喜心、有心之动、有生芜心者,彼之心虽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也。如是其心之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者,此为第五之心芜。 20 五心缚:友!于此有比丘,于爱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心、不离热恼B不离渴爱;友!若有比丘,于爱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心、不热恼、不离渴爱者,彼心虽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而其心如是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者,此为第一之心缚: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于身不离贪……乃至……此第二之心缚。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于色不离贪..乃至……此为第三之心缚: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唯取食胃之所欲,享受胜乐、触乐、眠乐而住,.…此为第四之心缚;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有类祈愿诸天众而修梵行,谓:“我以此等之禁戒、苦行、梵行,为天或天之类,”友!有比丘如是一类以祈愿诸天众而修梵行,谓:“我以此等之禁戒、苦行、梵行,为天或天之类”,如是比丘之心虽热勤、专念、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而且其心如是热勤、专心、堪忍、精勤而不向趣向者,此为第五之心缚。 21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22 复五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 23 复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24 五出离界:友!比丘于此虽思惟欲时,其心不趣入于欲,不信乐、不安住、不被牵引21,而且思惟由此之舍离时,则,其心能趣入舍离、信乐、安住、受牵引;则,彼如是之心,由欲善离、善修、善起、善解脱、善离系。然,凡为缘欲所生之诸漏、损害、热恼,由此皆脱离,彼断无由受为受,此名为由欲而出离;复次,友!于此比丘思惟嗔时,其心不趣入嗔……乃至……是名为由嗔出离;复次,友!比丘于此,思惟害时,心不趣入害……乃至……是名为由害出离;复次,友!于此比丘,思惟色时,其心不趣入于色……乃至……此名为由色出离;复次,友!比丘于此,思惟有身时,其心不趣入有身,不信乐不安住,不被牵引,而且思惟时由此舍离,则,其心能趣入舍离、信乐、安住、受引导;则,彼如是之心由欲善离、善修、善起、善解脱、善离系、如是凡缘为有身之诸漏、损害、热恼,由此皆脱离,彼绝无由受为受。此名为由有身之出离。 25 五解脱处:友!于此大师,又有随一之应尊重之同梵行者而为比丘说法,友!斯大师,或有随一之应尊重之同梵行者而为比丘说法,从其所说,彼于其法觉知义、觉知法;而且觉知斯义、觉知法者生欣心,有欣心者而生喜心;有喜心者,身归稳静;身归稳静则有乐受,有乐者心定,此为第一解脱处。复次,友!大师,或有随一应尊重之同梵行者,非为比丘说法,而且如所闻,如所忆持,详细为他人说法。友!有比丘如斯所闻、如所忆持,详细为他人说法,从其所说,彼于其法,觉知义、觉知法……乃至……此为第二解脱处。复次,友!大师,或有随一同梵行者,非为比丘说法,且如所闻,如所忆持,详细亦非为他人说法,而如所闻、如所忆持、详细读诵法,友!有比丘如斯所闻,如所忆持,详细读诵法,从其读诵,彼于其法,觉知义、觉知法……乃至……此名为第三解脱处。 复次,友!大师,或有随一之同梵行者,非为比丘说法,如所闻、如所忆持、非详细为他人说法;而且如所闻、如所忆持,亦非详细读诵法,而如所闻、如所忆持,于心随寻、随伺、随观法;友!有比丘如斯所闻、如所忆持,于心随寻、随伺、于意观察法,依于此等,彼于法觉知义、觉知法……乃至……此名为第四解脱处。复次,友!大师,或有随一应尊重之同梵行者,非为比丘说法,如所闻、如所忆持,亦非详细为他人说法;如所闻如所忆持,亦非详细读诵法;而且如所闻、如所忆持,亦非于心随寻、随伺、于意观察法;而能以慧,善取随一之定相,善作意、善持念、善通达。友!有比丘如期能以慧,善取随一之定相、善作意、善持念、善通达,而依此等,彼于法觉知义、觉知法。而且如是觉知义、觉知法者生欣心,有欣心者则生喜心,有喜心者身归稳静,身归稳静者有乐受,有乐受者心定,此为第五解脱处。 26 五解脱成熟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断想、离贪想也。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实开示此等五法。故……乃至……。 二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实开示此等之六法..乃至……。 六法者何耶? 1 六内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2 六外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3 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5 六受身:眼所生之受、身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 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 6 六想身: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 7 六思身: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 8 六变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 9 六不恭敬:友!于此有比丘,不恭敬、不随顺于大师而住;不恭敬、 不随顺于法而住;不恭敬、不随顺于僧伽而住;不恭敬、不随顺于学处而住;不恭敬、不随顺于交友而住。 10 六恭敬:友!于此有比丘,有恭敬、随顺于大师而住;于法……乃至……于僧伽……乃至……于学处……乃至……于不放逸……乃至……于交友……乃至……。 11 六喜近伺:以眼见色已,赍喜近伺色;以耳闻声已……以鼻闻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触已……以意识法已而赍喜近伺法。 12 六忧近伺:以眼见色已,赍忧近伺色;以耳闻声已……以鼻闻声已……以鼻臭香己……以舌尝味已……以身触触已……以意识法已,赍忧近伺法。 13 六舍近伺:以眼见色已,赍舍近伺色;以耳闻声已……以鼻臭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触已……以意识法已、赍舍近伺法。 14 六和敬法:友!于此有比丘,于同梵行者间,于正于负,兴起慈身业;如是之和敬法,能赍爱、赍恭敬,能导摄受、无诤、和合、一趣也。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乃至……兴起慈语业……乃至。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乃至……兴起慈意业……乃至……。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如法之所得,如法之所获,至所受于钵中;至所获得,与同梵行者俱,若相俱受用者则不止,不相伴受用者则不止;如是之和敬法,能赍爱、赍恭敬……乃至……。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彼于此诸戒之无坏、无断、无杂、无瑕而解脱,智者所称赞、无秽、 导于定,如是于诸戒间,与诸同梵行者,相随于正于负,平等受持而住。如是之和敬法……乃至……。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彼之此见、神圣、导引、能善诱此等所有之正尽苦。于如是之诸见,与同梵行者,相随于正于负,平等修学而住。如是之和敬法,能赍爱、赍恭敬,能摄受、无诤、和合、导于一趣。 15 六诤根:于此有比丘而有忿、有恨:友!比丘如是有忿、有恨,不尊重、不随顺于大师而住;不尊重、不随顺随于法而住;不恭敬、不随顺于僧伽而住,于学处亦无圆满究竟。友!若有比丘,如是不恭敬、不随顺大师而住;于法……乃至……于僧伽……乃至……于学处亦无圆满究竟者,则于僧伽兴起斗争,有人兴起如是斗争者,赍众多之不利,赍众多之非乐,赍众多之非义,赍人、天不和与痛苦。友!汝等如是周偏观察于内外之诤根!友!而且汝等,为断如斯之恶谛根而精勤;友!若汝等如是无周偏观察内外之诤根者,友!其时汝等则不到达除却将来之恶诤根。彼恶诤根之断乃如是;彼恶诤根将来不能除却亦如是。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有覆、有恼……。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有嫉、有悭……(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有诳、有谄……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有恶 望、邪见……。 复次,友!于此有比丘自取着所见,坚守不舍弃。友!比丘之如是自取着所见,坚守不舍弃者,不尊重、不随顺于大师而住;于法……乃至……于僧伽……乃至……于学处亦无圆满究竟。友!于此有比丘如是不尊重、不随顺于大师……乃至……于学处亦无圆满究竟者,于僧伽会兴起斗诤。友!有人如是兴起斗诤者,应赍众多之不利,赍众多之非乐23,赍众多之非义,赍人、天之不利与痛苦;友!汝等如是于内外应周偏观察其诤根;而且汝等为断其恶诤根而精勤;友!汝等如是于内外无周偏观察其诤根者,友!其时,汝等将不能到达除却将来之诤根。彼静根之断乃如是,彼诤根之将来不能除却亦如是。 16 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17 六出离界:友!于此有比丘作如是言:“我修习慈心解脱,多所作、为所乘、为所因,行、数修、令善精勤;而且我尚有嗔恚、缠缚而住。”人应告彼言:“勿为如是,尊者!勿作如是言、勿咎责世尊,咎责世尊者最不善,想世尊不作如是说。”友!无处亦无所容,凡修习慈心解脱、多所作、为所乘,为所因,行、数修、善精勤、尚于其时,心为嗔恚所缠缚者,无如是处。友!慈心解脱,既不外于出离嗔恚也。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作如是言:“我修习悲心解脱……乃至……而我心尚有害心缠缚而住”……乃至……友!悲心解脱,即不外于出离害心。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作如是言:“我修喜心解脱……乃至……而我心尚有不乐所缠缚而住”……乃至……友!喜心解脱,即不外于出离不乐。复出,友!于此有比丘,作如是言:“我修习舍心解脱……乃至……而我心尚有贪所缠缚而住”……乃至……友!舍心解脱,即不外于出离贪。复次,友!于此有比丘,作如是言:“我修习无相心解脱……乃至……而我心尚有随相识”乃至……友!无相心解脱,即不外于出离一切相。复次,友!于此有比丘, 作如是言:“我远离有我见,因此我无周偏观见,而我心尚有疑、狐疑箭所缠缚而住”,人应告彼言:“勿为如是,尊者!不应作如是言,勿咎责世尊,咎责世尊者最不善,想世尊不作如是言”。友!无处无所容。凡远离“有我”见,不周偏观见“我乃此也”,而尚有心疑、狐疑之箭所缠缚者,无如是处。友!远离“有我”之慢,此即不外于出离疑、狐疑之箭。 18 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得无上、我无上、行无上、忆念无上也。 19 六随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20 六恒住: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已而不喜、又不忧、舍心而住,有念有正知:以耳闻声已……以鼻臭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所触已……以意识法已而不喜、又不忧、舍心而住,有念有正知也。 21 六生类:友!于此有一类之沙门是黑生类而生黑法;友!于此有一类之沙门是黑生类而生白法;友!于此有一类沙门是黑生类而生非黑非白之涅槃;友!于此有一类之沙门是白生类而生白法;友!于此有一类沙门是白生类而生黑法;友!于此有一类沙门是白生类而生非黑非白之涅槃。 22 六决择分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非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也。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实开示此六法。故…… 三 友!……乃至……世尊正实开示诸七法,故……乃至……。 七法者何耶? 1 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也。 2 七觉支:念等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也。 3 七定具: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也。 4 七非正法:友!于此有比丘、不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慧。 5 七正法:友!于此有比丘、有信、有惭、有愧、多闻、勤精进、念现前、具慧也。 6 七善士法:友!于此有比丘、知法、知义、知自己、知量、知时、知众、知人也。 7 七殊妙事:友!于此有比丘,于热求受持学处,于当来勿离渴望受持学处;于观察法……乃至……于调伏 望……乃至……于闲居……乃至于勤精进……乃至……于具念明察……乃至……于热求有见解,于当来渴望勿离见解。 8 七想: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患想、断想、离贪想、灭想也。 9 七力: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也。 10 七识住:友!有诸有情,具种种身,备种种想;犹如诸人及一类天、一类险难处者,此为第一识住;友!有诸有情,具种种身,备一种想,犹如梵众天之最初生时,此为第二识住;友!有诸有情,具一种身,备种种想,犹如光音天,此为第三识住;友!有诸友情,具一种身,备一种想,犹如遍净天,此为第四识住;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种之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虚空是无边也”,成就空无边处,此为第五识住;友!有诸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识是无边也”,成就识无边处,此为第六识住;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识无边处,“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此为第七识住。 11 七应供人:俱分解脱、慧解脱、身证、见至、信解脱、随法行、随信行也。 12 七随眼:欲贪睡眠、嗔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也。 13 七结:爱结、嗔结、见结、疑结、慢结、有贪结、无明结也。 14 七止诤:能止、或能治所起之诤讼:当与现前毗奈耶、当与忆念毗奈耶、当与不痴毗奈耶、当依自认而行、多数决法、求其罪处法、草覆地法也。 友!……乃至……世尊开示此等诸七法。故……乃至……。 三 友!……乃至……世尊正开示诸八法,故……乃至……。 八法者何耶? 1 八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也。 2 八正: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3 八应供人:预流、成就预流果应证位,一来、成就一来果应证位,不还、成就不还果应证位,阿罗汉,成就阿罗汉果应证位24也。 4 八懈怠事:友!于此有比丘,有应作之事,即为念:“我有应作之事业,而且我身依作其事业而疲惫,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不为得未得,不为至未至,不为证未证,不为勤精进,此为第一懈怠事:复次,友!于有比丘,已作事业,乃为念:“我已作事业,而且我身依作其事业而疲惫,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而……乃至……此为第二懈怠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应行道路,乃为念:“我应行道路,而且我身依行其道路而疲惫,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而……此为第三懈怠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已行道路,乃为念:“我已行道路,而我身依行其道路而疲惫,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乃至……此为第四懈怠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或行某村、镇行乞,于十二分25不得好恶之食,乃为念:“我或往某 村、镇行乞,十二分不得好恶之食,而且我身疲惫而不堪于事业,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乃至……此是第五懈怠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或往某村、镇行乞,受十二好恶之食,乃为念:“我或往村、镇行乞,受十二分好恶之食,而我身疲惫而无堪于事业,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乃至……此等第六懈怠事;复次,有比丘,有起少疾,乃为念:“我有起少疾,卧息较好,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乃至……此为第七懈怠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病愈、疾治不久,乃为念:“我病愈、疾治不久,而我身力弱,不适于事业,今无宁卧息!”彼便卧息,不得未得,不至未至,不证未证,不为勤精进,此为第八懈怠事。 5 八精进事:友!于此有比丘,有应作之事业,乃为念:“我有应作之事业,而我作事业之时,不容易思惟诸佛之教法,今无宁为得未得,为至未至,为证未证,应勤精进!”彼便为得未得,为至未至,为证未证,令勤精进,此为第一精进事: 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已作事业,乃为念:“我已作事业,而我作事业之时,不能思惟诸佛之教法,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二精进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当行道路,乃为念:“我应行道路,而且我于行道路之时,不容易思惟诸佛之教法,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三精进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已行道路,乃为念:“我已行道路,而且我于行道路之时、不能思惟诸佛之教法,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四精进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或往某村、镇行乞,得十二分好恶之食,乃为念:“我往某村、镇行乞,得十二分好恶之食,而且我身轻堪为事业,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五精进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或往某村、镇行乞,受十二分好恶之食,乃为念:“我往某村、镇行乞,受十二分好恶之食,且我身力具,堪能事业,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六精进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起少疾,乃为念:“我起少疾,而我疾虽增盛,亦无所惧,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七精进事;复次,友!于此有比丘,病愈、疾治不久,乃为念:“我病愈、疾治不久,而我病虽有再发之可能,亦无所惧,今无宁为得未得……乃至……此为第八精进事。 6 八施事:行近施、因布畏而施、“彼曾施我”而施、“彼将施我”而施、“施是善”而施、“我炊彼未炊者不得与施物”而施、“我行此施时善名流布”而行施、为心之庄严为心之资助而行施。 7 八施生:于此有一类人惠施于若沙门、若婆罗门,谓:饮食,衣服、车乘、华鬘、薰香、床坐、房舍、灯明等。彼希望其惠施有所果报,谓:彼见刹帝利、婆罗门、乃至居士等族,充满五欲功德,具足供御,彼所为念:“愿我身坏命终之后,得受生于利帝利、婆罗门,乃至居士等豪族。”彼决定其心,令安住其心,以修其心,而为其心解脱于下者26,无修胜处,转向其生处27,如是我亦名具戒者而非恶戒者,友!而具戒者之心愿,清净而常成就;复次,友!于此有一类人,惠施于若沙门、若婆罗门,谓:饮食……乃至……而彼有所闻:四大王众天长寿、美貌、饶多其乐,彼乃所为念:“愿我身坏命终之后生于……乃至……。复次,友!于此有一类人惠施于若沙门、若婆罗门,谓:……乃至……而彼有所闻:三十三天……复次,友!……而彼有所闻:夜摩天……复次,友!……而彼所闻:靓史多天……复次,友!……而彼有所闻:……乐变化天……复次,友!……而彼有所闻:他化自在天……一乃至……复次,友!于此有一类人,惠施于若沙门、若婆罗门,谓:饮食、衣服、车乘、华鬘、薰香、涂香、床坐、房舍、灯明等。彼希望其施有所果报,而有所闻:梵众天长寿、美貌、饶多其乐。彼乃所为念:“愿我身坏命终之后,得受生于梵众天。”彼决定其心,令安住其心,以修其心,而其心如是解脱于下者,无修胜处,转向其生处,如是我亦名具戒者,而非恶戒者,名为离贪者,而非具贪者。友!而且具戒者离贪者之心愿,清净而常成就。 8 八众:利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大王众、三十三天众、魔众、梵众也。 9 八世法:得、不得、名声、恶声、诽谤、称誉、乐、苦也。 10 八胜处:有人于内有色想,于外见些少好恶之诸色,而且对此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一胜处;有人于内有色想,于外见无量好恶之诸色,而对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二胜处;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些少好恶之诸色,而对此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三胜处;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好恶之诸色,而对此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四胜处;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青、青色、青泽、青光之诸色,犹如青、青色、青泽、青光之鸟莫迦花,或青、青色、青泽、青光,两面柔滑如波罗奈衣,如是有人于内有色想,于外见青、青色、青泽、青光之色,而对此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五胜处;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黄、黄色、黄泽、黄光之诸色,犹如黄、黄泽、黄光之羯尼迦华,而对此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六胜处;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赤、赤色、赤择、赤光之诸色,犹如赤、赤色、赤泽、赤光之槃豆时缚迦花,或赤、赤色、赤泽、赤光之两面柔滑如波罗奈衣,如是有人于内无色想,于见赤、赤色、赤泽、赤光之诸色,而对此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七胜处;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白、白色、白泽、白光之诸色,犹如白、白色、白泽、白光之鸟沙斯星,或白、白色、白泽、白光之两面柔滑之彼罗奈衣。如是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见白、白色、白泽、白光之诸色,而对此等之诸色,得胜自在力已,即如是念:“我是见、知。”此为第八胜处。 11 八解脱:有色而观诸色,此为第一解脱;有人于内无色想,于外观诸色,此为第二解脱;有“清净”等胜解,此为第三解脱: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空是无边!”成就空无处而住,此为第四解脱;超一切无所有处, “识是无边!”成就识无边处而住,此为第五解脱:超一切识无边处,“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此为第六解脱;超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此为第七解脱;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此为第八解脱也。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开示如是之八法,是故……乃至……。 二 友!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开示九法。是故、乃至……。 九法者何耶? 1 九害心事:“彼对我作不饶益,”而结害心:“彼对我作非义,”而结害心:“彼当对我作不饶益,”而结害心;“彼曾对我所受、可意者行不饶益,”而结害心:“彼曾对我所不受、不快者作饶益,”而结害心:“彼将对我所不受、不快者作饶益,”而结害心。……乃至……“彼我曾于我所不受、不快者作饶益,”而结害心;……“彼将对我所不受、不快者作饶益,”而结害心。 2 九害心调伏:“彼曾对作不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彼今对我作不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彼对我当作不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彼曾对我所受、可意者作不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彼今当对我所受、可意者作不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乃至……“彼曾对我所不受、不快者作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彼今对我所不爱、不快者作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彼当对我所不受、不快者作饶益,而如何有如是耶?”应反省调伏害心。 3 九有情居:友!有诸有情,有种种身及种种想,犹如诸人、一部分诸天、一部分之险难处者,此为第一有情居;友!有诸有情,有种种身及一种想,犹如梵众天之最初生时者,此为第二有情居;友!有诸有情,有一种身及种种想,犹如诸光音天,此为第三有情居;友!有诸有情,有一种身及一种想,犹如诸偏净天,此为第四有情居F友!有诸有情,无想亦无别受30,犹如诸无想有情天,此为第五有情居;友!有诸有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虚空是无边也!”成就空无边处,此为第六有情居;友!有诸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识是无边也上成就识无边处,此为第七有情居;友!有诸有情,超一切识无边处,“成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此为第八有情居;友!有诸有情,超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此为第九有情居。 4 梵行住之不时不节:友!于此有如来出现于世,是阿罗汉、正等觉者也:又说示法,此顺寂静、顺般涅槃、导引等觉,善逝之所开示也。然而彼人恰生于地狱时,此为第一梵住之不时不节;复次,友!于此有如来出现于世,是阿罗汉、正等觉者也,又说示法,此顺寂静、顺般涅槃、导引等觉,善逝之所开示也。然而彼人恰生于畜生趣时,此为第二梵行住之不时不节也。……乃至……恰生于饿鬼趣时……。生于阿修罗众中……乃至……生于长寿天众中……乃至……恰受生于边地,于此蛮族、无智者之间,于彼处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行。……乃至……虽受生于中国,而自有邪见,有颠倒见,谓:无布施、无供养、无烧施、无善行、恶行之异熟果报,无此世,无彼世,无母、无 父,无化生之有情,于世诸沙门、婆罗门之正至34、正行35,于此世彼世皆无自证智,作证已之宣说,此为第七梵行住之不时不节;复次,……乃至……虽受生于中国,自持恶慧、愚痴、聋哑而不能了知善说、恶说之义理,……乃至复次,友!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不出现于世,对于法之顺寂静、顺般涅般、导引等觉,善逝之无所开示亦无宣说,而自已具慧,不愚痴、非聋哑、得理解善说、恶说之义理,此为第九梵行住之不时不节。 5 九次第住:于此有比丘,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静虑而住。……乃至……第二静虑……第三静虑……成就第四静虑而住,超一切想,灭诸有对想,无作意种种想,“虚空定无边!”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超一切空无边处,“识是无边也!”成就识无边处而住.超一切识无边处,“成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超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 6 九次第灭:成就初静虑者,欲想已灭;成就第二静虑者寻、伺已灭;成就第三静虑者喜已灭;成就第四静虑者,出入息已灭;成就空无边处者,色想已灭;成就识无边处者,空无边处想已灭;成就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已灭;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已灭;成就想受灭者,想受皆灭也。 “友!彼正智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如是正开示诸九法。故……乃至……。 三 友!彼正智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正开示诸十法。故、乃至……。 十法者何耶? 1 十依因法:友!于此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友!如是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 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多闻而持闻、积集闻、诸法之初善、中善、后善、义、文具足,一向圆满而开示清净之梵行,多闻、持、唱诵积集、专意观察、依见善通达如是类之诸法,友!有如是比丘多闻……乃至……依见善通达如是类之诸法,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为善友、善伴、善伴党,友!如是,有比丘为善友、善伴、善伴党,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是善言者,而具足、堪忍善言之因法,善易意解诸教法,友!如是,有比丘是善言者……乃至……善易意解诸教法,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是为同梵行者种种之所作业,彼于此等,作此,有精巧、精勤、成就此,具足一切方便及思虑,友!如是,有比丘……乃至……具足一切方便及思虑,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具法欲,于喜谈36、胜法37、胜律有大欢喜,友!如是,有比丘……乃至……有大欢喜,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随所 与之衣服、饮食、床座、病为缘而喜足医药,资具,友!如是,有比丘……乃至……喜足医药、资具,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勤精进而住,为断诸不善法,为成就诸善法,有势力,有精勤,于诸善法常不废忍持,友!如是,有比丘……乃至……常不废忍持,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具念而能具足最上念,于远所作及远所说,俱善忆念性、随念性,友!如是,有比丘……乃至……随念性,此是依因法;复次,友!有比丘,具慧而顺生灭之意解,圣而顺择,具足趣于正尽苦之慧,友!如是,有比丘,具慧而顺生灭之意解,圣而顺决择,具足趣正尽苦之慧,此是依因法。 2 十偏处:有人想地偏,上、下、横无二无量也;有人想水偏……有人想火偏……有人想风偏……有人想青偏……有人想黄偏……有人想赤偏……有人想白偏……有人想空偏……有人想识偏而上、下、横,无二、无量也。 3 十不善业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邪见。 4 十善业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 5 十圣居:友!于此有比丘,断五支,具足六支,有一护,有四依,舍自谛,求之断尽,于思无浊,身行寂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也。然者,友!有比丘断五支者何耶?友!于此比丘渐变欲,断嗔恚,断惛沈、睡眠,断掉举、恶作,断疑,友!此是比丘之断五支;然者,友!有比丘具足六支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已,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正知也;以耳闻声已……以鼻臭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所触已……以意识法已,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正知,友!此是比丘之具足六支;然者,友!有比丘有一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具足念善所护之心,友!此是比丘之一护;然者,友!比丘有四依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熟思而追求一法,熟思而忍受一法,熟思而遣除一法,熟思而远避一法,友!此是比丘之有四依;然者,友!比丘舍自谛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诸杂于自各有谛,彼舍、弃、除、吐遣、放舍、断、远离其一切,友!此是比丘之舍自谛;然者,友!比丘之求断尽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欲求,断有求,寂止梵行求,友!此是比丘之求断尽;然者;友!比丘于思无浊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欲思,断恚思,断害思,友!此是比丘于思无浊;然者,友!比丘身行寂静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乐,断苦,灭于前所有之喜、忧而无苦、无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此是比丘之身行寂静;然者,友!比丘心善解脱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由贪心解脱,由嗔心解脱,由痴心解脱,友!此是比丘心善解脱;然者,友!比丘有慧善解脱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了知“我已断贪,恰如断根、截头之多罗树,令趣于无有,令当来为不生之法,”了知“我已断嗔,恰如断根、截头之多罗树下令趣于无有,令当来为不生之法,”了知“我已断痴,恰如断根、截头之多罗树,令趣于无有,令当来为不生之法,”友!此是比丘之慧善解脱。 6 十无学:无学之正见、无学之正思惟、无学之正语、无学之正业、无学之正命、无学之正精进、无学之正念、无学之正定、无学之正智、无学之正解脱也。友!于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如是正宣示诸十法。于此故我等,结集其一切,又不能不令不混诤:为此梵行之永续久住、众多之利益、众多之安乐、对世间之慈愍也。为诸天、人之义利、利益、安乐也。” 四 尔时,世尊起立,告尊者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汝为 诸比丘,说等诵教法。” 尊者舍利弗,如是说:“大师是允许,”如是彼等诸比丘,闻尊者舍利弗之所说,而欢喜、随喜也。 注: 1 铁工匠Kammaraputta之子,此乃生来就为铁工匠之意,其意即铁匠家之子,故唯如此译之。 2 郁婆达迦Ub1hataka此字又作Ub1hatthaka,直立之意,从佛音注,由其高耸立而得名。 3 依nissaya有二义,一是“持”,二是“……近”之意义中Rhys Davids氏是一,Neumann氏是取二之意,无乃二之为是。 4 起志者patibhatu意思是:“于汝之心……起”,今如是译之。 5 横卧tam aham ayamissami原意为伸背。 6 作起想(utthanasannam manasikaritva)于集异门足论,作当起想,即卧时,同时之意识已想起来,非心之偷安,无不是其念正知以明佛心情。 7 讥慊(visatta-rupa)唯缅甸本之二,于遏罗之印刷本有载,其他版本皆缺。 8 义利(attha)一语,有意义、利益之二义也。 9 行在集异门足论释为命根jivitindriya=寿。 10 精勤原文有padhana以上二九以来之精勤字,皆此字之译,而此字玄奘译为断,今作“于精勤不遮上”“于断不遮上。”又(译为四正断或四五勤,同字之异译。参照本经四法之下),斯字,不管怎样是勤之意义,其勤不是断恶不善法之勤,今一同字屡作pahana (skt.prahana断)又如上译为断。 11 明云云Rhys Davids,The higher knowledge and emancipation;Neumann,Wissenund Erlosung.集异门足论二十二六与此同字,本来之意,是上之无明之反对面,关于万法之真相,佛教之教理,明即知见及依此为解脱之意,于集异门足论,例无学之三明(参照本经三法中)解为心解脱、慧解脱及无为解脱,择灭涅槃之三解脱。 12 不得快意原语na adhimuccati,于汉译作为不善解脱等字。 13 盛在原文反覆记述为化作,暂如此译之。 14 不动之信(avecca-ppasada),avecca是梵文之avetya其avetya是ava+i+tya即深理解,证之意pasada(skt.prasada)是信之意思。 15 窣罗(sura)法蕴足论诸律,及其之委解未必一致,今依法蕴足论之解释:“主麦为主,投入诸药物,酝酿而合成的。” 16 迷丽耶(meraya)同上,诸根、茎、叶、花、果等和诸药物合成酝酿为酒。 17 末陀同上,葡萄酒及其他或上面之窣罗、迷丽耶等。 18 诸放逸处,(Pamadatthana)如法蕴足论,此诸放逸处,是上三种酒之外,且释依其酒惹起诸醉余之放逸,以原意似少有出入,想是此三酒之结语。 19 “意不安”原本mahko-bhuto,于诸辞典有manku-bhuto(discontented,troubled,con-fused)今从此译之。 20 五心芜(panca cetokhila)(Rhys Davids,5 Spiritual barrenness; Neumann,5Herzbeklemmungen)汉二译无,集异门足论是五心栽。 21 不被牵引,原本写na vimuccati,以从佛音注nadhimuccati(=is not drawn to)。 22 定相annataram samadhi-nimittam(Rhys Davids,some given clue to concentration)引导禅观,诸对象心象,即后说之十编处,不净观等cf.Points of Controvercy by Mrs.Rhys Davids,p.388。 23 众多等,缅甸印刷本无此一句,上亦然。 24 应证位成就人,依别本补入。 25 得十二分(yavadattham paripurim)如文,“十分如所愿”。 26 下者,谓五欲。 27 生处(uppatti)意为所愿之生处。 28 具戒离贪者之心愿,今巴利圣典协会本之文,若依其文而译者:“具戒者之心愿是离贪性”,从诸传本之异记,为与上已揭之文相应,今如是译之。 29 有色等,又可译为“有色……” 30 别受appatisamvedino于集异门足论卷一九,记为别想。 31 边地(paccantimesu janapadesu)此中古来解为欲界四大洲之一,想北俱卢洲亦含括在内,盖同洲无苦受,乐着而离染道。 32 供养(yittham)中阿含八难经“斋”。 33 烧施(hutam)中阿含八难经“咒说”,烧施是于婆罗门教,酪等投于火中,谓烧而供奉等。 34 正至(somaggata)于八难经有“往至真人之善趣。” 35 正行(samma-Patipanna)八难经“善法善向”。 36 喜谈(piyasamudaharo)若依佛音注,自谈人之法,喜于倾听,对他又由此而谈法,令喜闻也。 37 胜法(abhidhamma),如所周知,音译为阿毗昙,阿毗达磨,字义如今之译,意为卓越之法。 第一 根本法门经 北传 中阿一0六、想经(大正藏一、五九六页。)乐想经(大正藏一、八五一页。)本经,如其名,说一切法之根本法门,因为凡夫最初不熟知一切法,对一切法,抱种种之悦乐想。解脱之阿罗汉,熟知一切法,有灭尽贪、嗔、痴故,而无患这些事。又如来知喜是苦之根本,灭一切渴爱而成正觉者。 中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初品 根本法门品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 “诸比丘!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1,不熟知圣者之法,不以圣者之法为导,不承认诸真人,不熟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之法为导;而从地以想地,从地以想地而思惟地,思惟于地,即从地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喜悦地。其为云何?我说:“因彼不熟知[其]故也。”彼从水以想水,从水以想水而思惟水,思惟于水,从水而思惟,即思惟“此水是我所有,”随喜悦水。其为云何?我说:“因彼为不熟知[其]故也。”至于火、风、生、者,诸天、生主、梵天、极光天、偏净天、广果天、阿毗浮[胜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所闻、所思、所知、唯一性、种种性、一切,亦如是。关于涅槃,亦从涅槃以想涅槃,从涅槃以想涅槃而思惟涅槃,思惟于涅槃,从涅槃而思惟,即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彼不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有学7而心尚未成就,勤求最上瑜伽寂静。彼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令彼不思惟地,令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令喜悦地,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关于水……乃至……火……风……生者……诸天……生主……梵天……光音天……偏净天……广果天……阿毗浮(胜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者……所闻者……所思者……所知者……唯一性……种种性……一切,亦如是。关于涅槃,亦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而令彼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得解脱。彼亦从以地知地,从地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彼亦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乃已灭尽贪欲、脱离贪欲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乃灭尽贪欲、脱离贪欲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彼亦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乃灭尽嗔恚、脱离嗔恚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乃灭尽嗔恚、脱离嗔恚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彼亦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乃灭尽愚痴、脱离愚痴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乃灭尽愚痴,脱离愚痴故也。 诸比丘!又,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 我说:“因如来为熟知[其]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如来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又,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因[如来]如是知“喜乃苦之根本,”知“从存在而有生、而有众生之老死也。”是故,诸比丘!于此我说“如来断尽一切渴爱,由离染、由灭、由舍、由弃,而证觉无上正等正觉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因[如来]如是知“喜乃苦之根本”知“从存在而有生,而有众生之老死。”是故,于此我说:“因如来断尽一切渴爱,由离染、由灭、由舍、由弃,而证觉无上正等正觉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世尊所说,信受奉行! 北传 中阿一0、漏尽经(大正藏一、四三一页。)一切流摄守因经(大正藏一、八一三页。)增阿三四、六、净诸漏(大正藏二、七四0页。)本经,说灭一切漏(烦恼)之方法,这大约分为依见灭,和依知灭,依其见灭者,即舍邪见;依知灭者,此分为六种,说由防护、用、忍、避、除、修习而舍离。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防护一切漏之法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我说由知、由见而有诸漏之尽。非由不知、不见也。诸比丘!以由何知、何见而为有诸漏之尽耶?曰:是由知、见有正思念耶?无正思念耶?因有不正思念,则未生之诸漏生起,已生之诸漏增长。诸比丘“因有正思念,则未生之诸漏不生,已生之诸漏被舍离。诸比丘!有漏由见而舍离、有漏由防护而舍离、有由用而舍离、有由忍耐而舍离、有由回避而舍离、有由遣除而舍离、有由修习而舍离也。 诸比丘!如何漏由见而舍离耶?曰: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不熟知圣者之法,不以圣者之法为导,不承认诸真人,不熟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之法为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于不应作意之法而作意之,于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之。诸比丘!如何是不应作意之法而彼作意耶?曰:对于作意者,未生之欲漏[令]生起,已生之欲漏[令]增长;未生之有漏[令]生起1,已生之有漏[令]增长;未生之无明漏[令]生起,已生之无明漏生起[令]增长者,此等之法乃不应作意之法,而且彼[起]作意也。诸比丘!如何是应作意之法,而彼不作意耶?曰:对于作意者,未生之欲漏令不生起,已生之欲漏令舍离;未生之有漏令不生起,已生之有漏令舍离;未生之无明漏令不生起,已生之无明漏令舍离者,此等之法是应作意之法,而彼不作意也。若对不应作意之法而作意,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者,则未生之漏[令]生起,已生之漏[令]增长也。彼如次不正作意也。--我实于过去世存在耶?我实于过去世不存在耶?我于过去世是何耶?我于过去世有如何耶?我于过去世是如何?而后成为何耶?我实于未来存在耶?我实于未来世不存在耶?我于未来世为何耶?我于未来世成不成如何耶?我于未来成何?而后成不成何?--又,若现在时自疑--“我实有存在耶?我实无存在耶?盖我为何耶?盖我如何存在耶?此存在乃由何处而来?由何处而逝去者耶?--”对于如是不正之作意者,于六邪见中则生起任何一见,即:彼乃真实坐起“予之有我”之见。或彼真实生起“予之我无”之见。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我而以想我”之见。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我而想无我”之见。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无我而以我想”见,复次;彼生如是之邪见:“予所说此我”者,知于彼彼处受善恶业之果报,然而彼以为“是此予之我。”又,应是常住、坚固、常恒、而不变易之法、永久如此存在也。此谓世间之谬见、见之丛林、见之难路、见之混浊、见之闷斗、见之结缚。诸比丘!被见结之所缚,而无闻凡夫、不得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而解脱。是故,此予谓之“不能脱苦”也。诸比丘!多闻而承认诸圣者,熟知圣者之法,善以圣意之法为导,承认诸真人,熟知真人之法,善以真人之法为导之圣弟子,是理解应作意之法,理解不应作意之法。彼以理解应作意之法,理解不应作意之法,理解不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之,应作意之法而作意。诸比丘土如何是不应作意之法而彼不作意耶?曰:若作意法时,使未生之欲漏生起,已生之欲漏增长,若未生之有漏……乃至……无明漏生起,已生之有漏……乃至……无明漏令增长者:此等之法乃不应作意之法而彼不作意也。如何是应作意之法而彼作意耶?曰:若作意法时,使未生之欲漏不生起,便已生之欲漏舍离,未生之有漏……乃至……无明漏不生起,便已生之有漏……乃至……无明漏舍离者:此等之法乃应作意之法而彼作意也。若以不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应作意之法而作意,彼使未生之诸漏不生起,已生之诸漏舍离。彼正作意[此是苦也。”正作意“此是苦之集也。”正作意“此是苦之灭。”正作意“此是苦灭之道也。”作如是思念者,则三结令舍离也。三结者乃身见、疑、戒禁取是也。诸比丘!此等谓由见舍离漏也。 诸比丘!何谓漏是由防护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由省[察思]虑于真正防护眼根而住。诸比丘!若现在,,彼于不防护眼根,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既住于防护眼根,则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又比丘由省虑于真正防护耳根而住……乃至……真正于防护鼻根而住……乃至……于防护舌根而住……乃至……于防护身根而住……乃至……于防护意根而住。于现在,若彼不防护意根者,而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既于防护意根,则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诸比丘!于现在,若不防护[诸根],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既防护[诸根],则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诸比丘!此等乃谓漏,由防护而舍离也。”诸比丘!如何漏是由用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以省虑而真正以受用衣服,即唯为防寒暑,又为防虻、蚊、风、热、蛇之所触,又唯为覆带裆也;又,由省虑而真正以受用施食、非为嬉戏、非为肥悦、非为虚饰也。唯为此身之久住、保养,防止伤害、为助梵行故也。即:“我以如是灭故痛,使新痛不生,又使我之生涯无过错而安稳。”又,由省虑而真正受用床座,乃唯为防寒、暑,又防虻、蚊、风、热、蛇之所触,驱除时节之危险及唯为爱好独坐而[受用之]也。又,由省虑而真正受用医药资具,乃唯为防止已生之痛苦及离苦之目的也。是故,若不如是受用者,将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既于如是真正受用者,则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诸比丘!此等是谓漏,由受用而舍离也。 诸比丘!如何是漏,由忍耐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由省虑真正忍耐寒、暑、饥、渴、虻、蚊、风、热、蛇之所触,忍耐骂詈、诽谤之言语,至苦痛、酷烈、不乐不快,能耐如夺其命之已生诸身[等]痛。诸比丘!若不如是忍耐,将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已如是忍耐,则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诸比丘!此等是谓漏由忍耐而舍离也。 诸比丘!如何是漏,由回避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由省虑真正 回避恶象,回避恶马,回避恶牛、恶狗,回避蛇虺、杌株、荆棘之道,回避沟坑、断崖、沼泽。如坐于不适处之座者,于行不适当之处而行者,于交往不适当之恶友而交往者,聪明之同行者,将判定此是陷入恶[行]之状态。彼于如是不适当之座,于如是不适当之行处,于如是之恶友,由省虑而真正回避之。诸比丘!于现在,若不如是回避者。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已如是回避者,则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诸比丘!此等是谓漏,由回避而舍离也。 诸比丘!如何是漏由遣除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由省虑真正不容受已生之欲念,以此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不容受已生之嗔念,以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不容受已生之害念,以此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不容受一一生起之恶不善法,以此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诸比丘!于现在,若不遣除此等,使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已如是遣除,则此等忧热恼之诸漏不生起也。诸比丘!此等谓漏,由遣除而舍离也。 诸比丘!如何是漏,由修习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由省虑真正修习念觉支。其由离、由离染、由灭尽而转入于出离也;由省虑真正修习择法觉支……乃至……修习精进觉支……乃至……修习喜觉支……乃至……修习轻安觉支……乃至……修习定觉支……乃至……修习舍觉支,其由离、由离染、由灭尽而转入于出离也。诸比丘!于现在:若不如是修习,即令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已如是修习,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则不生起。诸比丘!此等应谓漏,由修习而舍离也。 诸比丘!若比丘应依见而舍离诸漏者,则依见而令舍离,应依防护而舍离诸漏者,则依防护而令舍离,应依受用而舍离诸漏者,则依受用而令舍离,应依忍耐而舍离诸漏者,则依忍耐而令舍离,应依避离而舍离诸漏者,则依避离而令舍离,应依遣除而舍离诸漏者,则依遣除而令舍离A应依修习而舍离诸漏者,则依修习而令舍离者,乃谓其比丘是防护一切诸漏者也。已解渴爱,诸结已解,正以现观慢而得苦灭者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世尊之所说而信受奉行!-- 北传 中阿八八、求法经(大正藏一、五六九页。)增阿含九、三法施(大正藏二、五八七页。) 本经,分为两部,前部是佛陀为诸比丘说法,即对诸比丘,汝等乃予之法的相续者.犹在频临饥渴之时,教其不能就财而舍法。后部是舍利弗为诸比丘说法;比丘应远离住,恶法之舍离住,因此教其应学习八支圣道。(北传中阿含在前部与后部连接处,世尊因背痛,略说后而休养,有舍利弗代为广说之一文,圆滑地使两部连结着。)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 “诸比丘!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食)之继承者。我怜憨汝等,愿“我之弟子等为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诸比丘!若汝等为我财之继承者,而不为法之继承者,则汝等因此将受他人之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为财之继承者,非为法之继承者。”我也因此将受他人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为财之继承者,而非为法之继承者。]诸比丘!又若汝等为我法之继承者,而不为财之继承者,则汝等因此将不受他人之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乃非为法之继承者!而为财之继承者!”我也因此将不受他人之指责批评:“此师之弟子众非为法之继承者,而为财之继承者。”是故,诸比丘!汝等于此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我怜愍汝等故,愿“我之弟子等为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 诸比丘!今于此,予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若有剩余食物,应当舍弃之时,有饥渴疲羸之二比丘来,我对彼等即如次言:“诸比丘!我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我剩余此食,应将舍弃;汝等若饮食者便取食之;若汝等不食,我便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于此,其中一比丘作如次之念:“世尊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于世尊,此食乃残余之食,应将舍弃,我等若不食,则世尊将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而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然而,此食实为一种财也。我今应不食此残食,以此饥渴疲羸之身,[忍]度过此一昼夜也。”彼即不食其[残]食,以其饥渴疲羸之身[忍]度过其一昼夜。而另一比丘又作如次之念:“世尊得食、饱食、满足、食已、充分饱满,而于世尊,此食乃残余而将舍弃。我等若不食;则世尊将以此弃于无草之地,或投于无虫之水中。我今宁可食此食,以治此饥渴疲羸,[安稳]度过此一昼夜也。]彼即以食其食,以治其饥渴疲羸,[安稳]度过其一昼夜。诸比丘!彼食其食,虽以治其饥渴疲羸,而[安稳]度过其一昼夜。然而,就两者相比,彼我之第一比丘,真[值]尊敬、称赞也。此为何者?诸比丘!其实在彼比丘,其长久少欲、知足、削减1、易养2、资于精勤故也。是故,诸比丘!今汝等应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我怜愍汝等故,愿:“予之弟子众为我法之继承者,勿为财之继承者。””世尊如是说。如是说已,善逝从座立起,而进入精舍。 世尊进入不久,尊者舍利弗对诸比丘曰:“诸贤!”彼等比丘应尊者舍利弗曰:“尊者!”尊者舍利弗乃曰:“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学远离者,为如何耶?又,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若学远离者,为如何耶?”诸比丘答曰:“尊者!我等于尊者舍利弗之处,为领解此语之意义,由远路而来。今尊者舍利弗能就此语明示其意义,实[我等之]荣幸也。(如是,)从闻尊者舍利弗,诸比丘应当受持之。舍利弗曰:“然!谛听,诸贤!善思念之,我将说之。”彼等比丘应诺尊者舍利弗曰:“然!愿乐欲闻!”尊者舍利弗乃曰: “诸贤!今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随学远离;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离;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远离为重荷而逃避。诸贤!于此处,长老比丘以三事呵责之,即: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随学远离,此乃长老比丘被呵责之第一事;复次,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离,此乃长老比丘应被呵责之第二事;又,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逃避远离为重荷,此乃长老比丘被呵责之第三事;诸贤!长老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呵责也。诸贤!于此,中腊比丘亦……乃至……年少比丘亦以三事被呵责,即: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不随学远离,此乃年少比丘被呵责之第一事;又,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不舍离,此乃年少比丘被呵责之第二事;又,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逃避远离为重荷,此乃年少比丘被呵责之第三事;诸贤!年少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呵责也。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而弟子众不随学远离者,实即如是也。 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亦随学远离者,为如何耶?诸贤!今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亦随学远离;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舍离之;不浪费,不散慢,以逃避堕落为重荷,前进于远离;诸贤!于此,长老比丘以三事可受称赞,即: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随学远离,此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一事:又,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舍离,此乃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二事:又,不浪费、不散慢,以逃避堕落为重荷,前进于远离,此乃长老比丘被称赞之第三事;诸贤!长老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称赞也。诸贤!于此,中腊比丘[亦]……乃至……年少比丘亦以三事被称赞。即: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随学远离,此乃年少比丘被称赞之第一事;大师所说应舍离之法而舍离,此乃年少比丘应受称赞之第二事;又,不浪费,不散慢,以逃避堕落为重荷,前进于远离,此乃年少比丘被称赞之第三事;诸贤!年少比丘实以此等三事被称赞也。诸贤!大师住于远离时,弟子众随学远离者,实即如是也。 诸贤!于此,贪是恶也,嗔亦恶也;为舍贪、舍嗔有中道,使其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也。诸贤!使彼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之中道者,为如何耶?曰:为八支圣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诸贤!是于中道令净眼生、而导于……涅槃者也。诸贤!于此,忿是恶也,恨是恶也……覆是恶也,恼害是恶也……嫉是恶也……悭是恶也……欺瞒是恶也,诳是恶也……迷惑是恶也,性急是恶也……慢是恶也,过慢是恶也……憍是恶也3,放逸是恶也;为舍放逸有中道。使其净眼生,而导于……涅槃者也。诸贤!使彼净眼土、而导于……涅槃之中道者,如何耶?曰:为八支圣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诸贤!此于彼中道,而使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者也。” 尊者舍利弗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舍利弗之所说而信受奉行。 北传 增阿二三、一(大正藏二、六六五页。)本经,教其闲林独坐,由精进于禅定,可得解脱之经,此、亦示与婆罗门生漏(Janussonin)之对谈,彼遂为佛陀之信者。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婆罗门生漏诣世尊处,问讯世尊。问讯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彼生漏白世尊曰:“尊者1瞿昙!此等善男子是归依尊者瞿昙,从在家而为出家行者。尊者瞿昙是彼等之先行者、彼等之援助者、彼等之监督鼓励者。彼众是顺从尊者瞿昙之见者也。”世尊曰:“然!如是。婆罗门!然!如是。彼等善男子是归依我,从在家而为出家行者,我是彼等之先行者、彼等之援助者、彼等之监督鼓励者,又彼众是顺从我之见者也。”[婆罗门又曰:]“尊者瞿昙!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甚难忍耐,远离是难为,独住无乐。闲林想能夺(分散、迷乱)未得三昧比丘之意念。”[世尊曰:]“然!如是。婆罗门!然!如是。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甚难忍耐,远离是难为,独住无乐,闲林想能夺末得三昧比丘之意念。” 婆罗门!我曾在未成正觉仍为菩萨时,如次思念:“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甚难忍耐,远离是难为,独住无乐,闲林想能夺末得三昧比丘之意念。”婆罗门!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其身业未清净时,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彼等因其身业染污未清净,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身业未清净,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之身业实已清净,不!身业清净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裟罗门!我自观己身,此清净之身业性,愈得确信[喜悦]闲林之居住。于是婆罗门,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口业未清净……乃至……意业末清净……其生活未清净时,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生活染污未清净,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口业乃至生活未清净,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之生活实已清净,不!生活清净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此生活之清净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于是,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具贪欲,且具强烈爱欲,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贪欲与强烈爱欲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具贪欲且具强烈爱欲,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无贪欲,不!无贪欲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之无贪欲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有嗔恚且恶意,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嗔恚、恶意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有嗔恚与恶意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住于慈心者,不!慈心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之慈心,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被缠于惛沉睡眠,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被缠于惛沉睡眠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被缠于惛沈睡眠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离于惛沉睡眠者,不!离于惛沉睡眠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之离于惛沉睡眠,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为掉举且非寂静心,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掉举、染污非寂静之心,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为掉举、以寂静心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离掉举]住于寂静心者,不!寂静心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此寂静心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有惑、有疑,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惑、疑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实非有惑、有疑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超越疑、惑者,不!超越疑、惑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之超越疑、惑,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自赞毁他,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自赞毁他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自诳毁他而为闲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不自赞、不毁他者,不!不自赞、不毁他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此不自赞、不毁他之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战栗畏缩,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战栗畏缩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战栗畏缩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弃(不致)身毛竖立者,不!弃身毛竖立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我自观己身之弃身毛竖立,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欲得利益名闻,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欲得利益名闻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欲得利益名闻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少欲者,不!少欲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我自观己身此少欲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懈怠不精进,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懈怠不精进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懈怠不精进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发动精进者,不!发动精进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此发动精进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失念不注意,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失念不注意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失念不注意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专念者,不!专念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观己身此事念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于是,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不定、散乱心,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不定、散乱心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不定、散乱心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成就三昧者,不!成就三昧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我自观己身之成就三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如何沙门、婆罗门是愚钝闇昧,若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因其愚钝闇昧之染污,彼等必定招致不善之畏怖惊骇;然!我非愚钝闇昧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我实是成就智慧者,不!成就智慧之圣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者中,我实是最上首也。”婆罗门!我自额己身之成就智慧,愈得确信闲林之居住。 婆罗门!彼时,我又生如是思念:“然!我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第]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然而亦见其畏怖惊骇。”于是,我于其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于其时,我住某处,有野兽靠近、有孔雀打落木片或风吹动落叶声。其时,我如是思念:“其畏怖惊骇从此方来也。”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何故我于此,等待希望抑制畏怖耶?不如我如实[于何种姿势]如有向我而来之畏怖惊骇,则我如实如是排除其畏怖惊骇。”于是,在我经行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经行,不停止、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经行]排除彼之畏怖惊骇。婆罗门!又我于站立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站立,不经行、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站立]排除其畏怖惊骇。又我于端坐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端坐,不横卧、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端坐]排除畏怖惊骇。又于我横卧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横卧,不坐、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横卧]排除其畏怖惊骇。 婆罗门!或有沙门、婆罗门以夜为昼而思之,以昼为夜而思之,我说此是彼等沙门、婆罗门住于愚痴之故也。而我实是以夜为夜而思之,以昼为昼而思之。婆罗门!正当之语者应如是语:“无愚痴之有情出现于世间,乃为众生之利益,为众生之安乐,为怜愍世间,为人天之利益安乐。”其对于我应是真实语也,实际上,我才是无愚痴之有情,为众生之利益,为众生之安乐,为怜愍世间,为人天之利益安乐,而出现于世间。而且,我发动精进而不怠惰,正念确立而不散乱,身得轻安而不激动,心得定而寂静也;我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寻、伺已息,内静、心成一向,无寻、无伺,定主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不染于喜,舍住(无求),正念、正智2以身正爱乐,即圣者所谓:“舍、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舍乐、舍苦,先已灭喜、忧,不苦、不乐,而成舍、念、清净,成就第四禅而住。 如是心等持、清净、皎洁、无秽、无垢、柔软、堪任而得确立不动,我心向忆宿命智,如是我忆念种种之宿命。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种种成劫、种种坏劫、种种成坏劫。而于其处,我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以命终。于其处死,于彼处生。于彼处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以命终,又于彼处死,而于此处生。”如是我忆念其一一之相及详细之状况俱种种之宿命,此是我于夜之初更(初夜)断证得之第一智(宿命智)。于此,无智灭而智生,闇灭而明生。其唯对于实住于不放逸、热心、精勤者而显现也。 如是心等持、清净、皎洁、无秽、无垢、柔软、堪任而得确立不动,我心向有情生死智。即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有情之]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乃各各随其业也。“实此等之有情,身为恶行、口为恶行、意为恶行、诽谤圣者、抱怀邪见、持邪见业。彼等身坏命终,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又其他此等之有情:身为善行、口为善行、意为善行、不诽谤圣者、抱怀正见、持正见业,彼等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界。”如是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有情之]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乃各随其业也。婆罗门此是我于夜之第二更(中夜)所证得之第二智(生死智)。于此,无智灭而智生,闇灭而明生,其唯对实住于不放逸、热心、精勤者而显现也。 如是心等持、清净、皎洁、无秽、无垢、柔软、堪忍而得确立不动,我心向漏尽智,我如实知:“此是苦也”、“此是苦之集也”、“此是苦之灭也”、“此是苦灭之道也”、“此等是漏也”、“是漏之集也”、“是漏之灭也”、“是漏灭之道也。”如是知、如是见,我由爱欲漏心得解脱、由存在漏心得解脱、由无智漏心得解脱。得解脱已,便知:“解脱”之智生,如“[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复受有此存在(轮回)之状态也。”婆罗门!此是我于夜之第三更(后夜)所证得之第三智(漏尽智)。于此,无智灭而智生,闇灭而明生,其唯对实住于不放逸、热心、精勤者而显现也。 婆罗门!或汝生如次之念:“沙门瞿昙实今日犹不灭贪、嗔、痴,故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耶?”婆罗门!不应作如是见,我实观二义故,而为闲林之静居,僻陬之独居。即:见自现法乐住及慈愍后人也。 [婆罗门曰:]“此之后人等乃实依尊者瞿昙等正觉者、应供者如是之慈愍。伟哉!尊者瞿昙!伟哉!尊者瞿昙!恰如倒者使起,如覆盖者使露现,如迷者教以道,如闇中持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尊者瞿昙以种种法门说示,我今归依卿瞿昙,归依法及僧伽,愿尊者瞿昙容受我之归依,从今以后,终生为优婆塞。” 北传中阿八七、秽品经(大正藏一、五六六页。)求欲经(大正藏一、八三九页。)增阿一七、六、结(大正藏二、六三二页。)本经,关于秽之有无,说四种人,前之大半是舍利弗对诸比丘说法,最后是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之对谈。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曰:“比丘诸贤!”彼等比丘应尊者舍利弗曰:“尊者!”尊者舍利弗乃曰: “诸贤!世间有四种人,云何为四?曰:于此处,有人[心]有秽而不如实知“内[心]有秽。”,又有人有秽而如实知“内有秽。”诸贤!于此处,又有人无秽而不如实知“内无秽。”,又有人无秽而如实知“内无秽。”诸贤!于此处,若有此秽而不如实知“内有秽”之人,是谓此等二有秽者中之劣者,又有此秽而如实知[内有秽”之人,是谓此等二有秽者中之优者也。又于此处,若无秽而不如实知“内无秽”之人,是谓此等二无秽者中之劣者。又无秽而如实知“内无秽”之人,是谓此等二无秽者中之优者也。 如是说已,尊者大目犍连对尊者舍利弗曰:“尊者舍利弗!以何因、何缘,于此等二有秽者中,一称为劣者,而他(另一)者称为优者耶?又以何因、何缘,于此等二无秽者中,一称为劣者,而他者称为优者耶?” [舍利弗答曰:]“尊者!于此处,对有秽而不如实知“内有秽”者,应如次之期待,即:彼舍离彼秽,不发愿、不努力、不精勤,而具贪、嗔、痴,有秽、秽污心以至命终。恰如从市肆,或打铁店,持来一铜盘,尘垢覆盖,其所有者既不使用又不拂拭,而[任其]放置于尘埃中,则其铜盘将愈增受尘垢也。如是,对彼有秽而不如实知:“内有秽”者,应如次期待,即:彼对彼秽之舍离,将不发愿、不努力、不精勤,而具贪、嗔、痴,具秽、秽污心以至命终。贤者!然,又或彼有秽而如实知:“内有秽”者,应如次期待,即:彼对彼秽之舍离,将发愿、努力、精勤,彼无贪、嗔、痴,无秽、无秽污心以至命终。恰如从市肆或打铁店,持来一铜盘,尘垢覆盖,但其所有者使用之、拂拭之,又不(任其)放置于尘垢中,则其铜盘他日(多日)后将清净皎洁也。如是虽有秽,对彼有秽而如实知:“内有秽”者、应如次期待,即:彼对彼秽之舍离,将发愿、努力、精勤,彼无贪、嗔、痴,无秽、无秽污心以至命终。尊者!又,对彼无秽而不如实知“内无秽”者,应如次豫想,即:将念净相,由彼之念净相,而破其心之贪欲,如是,彼具贪、嗔、痴,具秽、秽污心以至命终。恰如从市肆或打铁店,持来一铜盘,清净皎洁,其所有者既不使用、又不拂拭,而[任其]放置于尘埃中,则铜盘日后将愈增受秽垢。如是,虽对彼之无秽而不如实知:“内无秽”者,应如次豫想,即:将念净相,由彼之念净相,而破其心之贪欲,彼如是,具贪、嗔、痴,具秽、秽污心以至命终。尊者!又对彼之无秽而如实知“内无秽”者,应如次期待,即:将不念净相,由彼之不念净相,而不破其心之贪欲,如是彼,无贪、嗔、痴,无秽、无秽污心以至命终。恰如从市肆或打铁店,持来一铜盘,清净皎洁,其所有者使用之、又拂拭之,而不[任其]放置于尘埃中,如是,彼之铜盘他日实愈清净皎洁。如是,对彼无秽而如实知“内无秽”者,应如次期待,即:将不念净相,由彼之不念净相,而不破其心贪欲,如是,彼无贪、嗔、痴,无秽、无秽污心以至命终。尊者目犍连!以此因、此缘,于此等二有秽者中,一称为劣者,而他者称为优者;又以此因、此缘,于此等二无秽者中,一称为劣者,而他者称为优者。” [大目犍连曰:]“尊者!虽谓“秽、秽”者,究竟其“秽”之名辞是对何而言耶?”[舍利弗曰:]“所云“秽”之名辞者,即是恶、不善、欲行境之同义语也。尊者!于此处,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我虽犯罪,愿比丘众不知“我之犯罪。然,比丘众对彼比丘,如“彼犯罪”之事,彼思:“彼比丘众知我犯罪。”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及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我虽犯罪,愿比丘众于屏处对我呵责,而不于众中为之。然,比丘众,对彼比丘,于众中呵责之,而不于屏处,彼思:“比丘众于众中呵责我,而不于屏处。”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我虽犯罪,愿同辈人呵责我,而不由非同辈人呵责。然,若由非同辈人呵责彼,而不由同辈人呵责,彼思:“由非同辈人呵责我,而不由同辈人呵责者。”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我师因我之质问而对比丘众说法,而不因其他比丘之质问而说法。然,若师因其他比丘之质问而对比丘众说法,不因彼之质问而说法,彼思:“师因其他比丘之质问而对比丘众说法,不因我之质问而说法。”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比丘众扈从我(令我在最前而随从我)至村里行乞,而不扈从其他比丘至村里行乞。然,比丘众扈从其他比丘至村里行乞,而不扈从彼至村里行乞者,彼思:“比丘众扈从其他比丘至村里行乞,而不扈从我至村里行乞。”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令我于食堂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食,而不令其他比丘于食堂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食。然,若其他比丘于食堂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食,而彼于食堂不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食,彼思:“其他比丘于食堂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食,而我于食堂不得第一座、第一澡水、第一食”故,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于食堂食毕,由我说随喜(表示感谢),而非由其他比丘说随喜。然,若于食堂食毕,由其他比丘说随喜,非由彼说随喜,彼思:“于食堂食毕,由其他比丘说随喜,非由我说随喜。”而愤激、抱不满。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令我对集于园中之比丘众说法,而不令其他比丘对集于园中之比丘众说法。然,其他比丘对集于园中之比丘众说法,非由彼说法,彼思:“其他比丘对集于园中之比丘众说法,非由我为之。”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令我对集于院中之比丘尼……[乃至]……优婆塞……[乃至]……优婆夷说法,而不令其他比丘对集于院中之比丘尼……[乃至]……优婆塞……[乃至]……优婆夷说法。然,其他比丘对集于院中之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非由彼说法,彼思:“其他比丘对集于院中之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非由我为之。”故,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比丘众应对我恭敬、尊重、尊敬及崇拜,而不对其他比丘恭敬、尊重、尊敬及崇拜。然,比丘众对其他比丘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不对彼恭敬、尊重、尊敬、崇拜,彼思:“比丘众对其他比丘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不对我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实愿比丘尼……乃至……优婆塞……乃至……优婆夷对我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不对其他比丘恭敬、尊重、尊敬、崇拜。然,比丘尼……[乃至]……优婆塞……[乃至]……优婆夷对其他比丘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不对彼恭敬、尊重、尊敬、崇拜,彼思:“比丘尼……[乃至]……优婆塞……[乃至]……优婆夷对其他比丘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不对我恭敬、尊重、尊敬、崇拜。”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令我得良好衣服,而不令其他比丘得良好衣服。然,其他比丘得良好衣服,而彼不得良好衣服,彼思:“其他比丘得良好衣服,非由我得之。”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于此处,又有一比丘起如次之欲望,即:愿我得良好施食,乃至良好床座、医药资具,而不令其他比丘得良好施食,乃至良好床座、医药资具。然,其他比丘得良好施食……乃至……良好床座、医药资具,非由彼得之,彼思:“其他比丘得良好施食,乃至良好床座、医药资具,非由我得之。”而愤激、抱不满。尊者!彼之愤激、不满,乃两者皆是秽也。尊者!所云“秽”者,即是恶、不善、欲行境域之同义语也。 尊者!任何比丘,若彼被闻、见未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之境域,虽然彼是闲林住者、僻陬独住者,又,是乞食者、次第乞食者、[着]粪扫衣者、粗服者,彼之同行者则对彼不恭敬、不尊重、不尊敬、不崇拜。何以故?以闻、见彼尊者末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之域故也。尊者!譬如,于此处,从市肆或打铁店,持来一清净皎洁之铜盘,其所有者盛以蛇尸或狗尸、人尸,以其他铜盘覆盖之,而持到市肆。其有人见曰:“君!其藏何者耶?是如何殊妙之物耶?”即开其盖而观之。观已,起恶心、不吉利、厌恶之念;饥者不生食欲、何况饱食者耶?茫然!哑然!如是,尊者!任何比丘,若彼被闻、见未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之境域,虽然彼是闲林住者、僻陬之独住者,又,是乞食者、次第乞食者、[着]粪扫衣者、粗服者,彼之同行者则对彼不恭敬、不尊重、不尊敬、不崇拜,何以故?以见、闻彼长老末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之域故也。 尊者!又。任何比丘,若彼被见、闻已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虽然彼近聚落而住、受请食、缠欲服者,被之同行者则对彼恭敬、尊重、尊敬、崇拜。何以故?以见、闻彼尊者,已舍离恶、不善、欲行之境域故也。尊者!譬如,于此处,从市肆或打铁店,持来一清净皎洁之铜盘,其所有者盛以白净米粥,如种种调味、药味,以其他铜盘覆盖之,而持到市肆,其有人见曰:“君!其藏何者耶?是如何殊妙之物耶?”即开其盖而观之,观已,[不但]不起不好、不吉利、厌恶之念,虽饱满者亦生食欲,何况饥者耶?如是,尊者!任何比丘,若彼被见、闻,已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之境域,虽然彼近聚落而住、受请食、缠俗服者,彼之同行者则对彼恭敬、尊重、尊敬、崇拜。何以故?以见、闻彼尊者,已舍离此等恶、不善、欲行之境域故也。” 如是说时,尊者大目犍连对尊者舍利弗曰:“尊者舍利弗!我想起一譬喻。”[舍利弗曰:]“尊者目犍连!其说之。”[尊者大目犍连乃曰:]“一时,我在王舍城山围城内,时,我晨早着衣,执持衣钵,至王舍城行乞。尔时,造车师之子三弥提正在造车辋。其时,原为造车师之弟子,为邪命外道盘陀子(裸身苦行者)立于彼前。于此处,原为造车师之弟子邪命外道盘陀子生如次念:呜呼!此造车师之弟子三弥提将矫正此车辋之此歪、此弯曲、此缺点,使此车辋成为不歪、不曲、无缺点、清净、最坚牢也。”而当原为造车师弟子之邪命外道心如是念时,如是,造车师之弟子三弥提矫正彼车辋之彼歪、彼弯曲、彼缺点。如是,彼盘陀子欢喜,发如次欢喜之言曰:“其以心知心而矫正之,使不相违也。”如是,又,于此处,有无信之人,为生活故,无信心却由在家成为出家行者,为奸诈、诡诈、欺诳,掉举、憍傲,浮动、饶舌、杂话者,不防护根门、不知食之节制、懈怠其注意,不念愿(不渴仰)真沙门、于学不专精、浪费散慢、前进于堕落,以远离为重荷而逃避、懈怠不精进、失念、无思念(神志不清醒)、无定心、散乱心、而无智慧闇昧,对彼等,尊者舍利弗是以心知[彼等]心而依此法门矫正便不相违也。又,于此处,有善男子有信心,由富贵家成为出家行者,不为奸诈、诡诈、欺诳:掉举、憍傲、浮动、饶舌、杂话者,善防护根门、于食有节制、深勤注意、念愿真沙门、学专精、不浪费、散慢、以堕落为重荷而逃避、前进于远离、勤勇精进、念确立、有思念、定心专念有智慧而无闇昧。彼等听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此法门,必定对其语及意详细吟味,如[渴得]饮,如[饥得]食。真是善哉!使同行者从不善转为善而安立之。尊者!恰如年青之青年男女,好装饰,洗头毕,或得青莲华鬘、或雨3生华鬘、或得善思华鬘,以两手取之而如是装饰于头上。如是,尊者!于此处,有善男子,有信心而由在家成为出家行者,彼不奸诈……无闇昧,彼等听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此法门,必定对其语及意详细吟味,如[渴得]饮,如[饥得]食。真是善哉!使同行者从不善转为善而安立之。”实如是,彼等两高德相互善说、相互随喜也。 北传 中阿一0五、愿经(大正藏一、五九五页。) 本经若比丘有种种愿望者,为充实其愿望,教以应先受戒而守之。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曰: “诸比丘!汝等1应具足戒、具足戒本。对戒本之守护而令守护之,应具足行及行处。畏慎细罪,应受学处而学。诸比丘!若比丘愿:“令我为同行者、所爱、所重、所敬”者。彼则应成就戒、持守内心寂静,不轻禅、具足观行、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得衣、食、床座、医药资具”者。彼则应成就戒、持守内心寂静、不轻禅、具足观行、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享衣、食、床座、医药资具[之施]者,其[施]之行为获大果报、有大功德”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亲族血缘之逝去死去者,能以清净欢喜心忆念[我],令彼等因此而获大果报、有大功德”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快乐,克服不乐,不乐不征服我,令我能从此征服任何所生之不乐”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克服怖畏惊骇,而怖畏惊骇不征服我,令我能从此征服任何生起之怖畏惊骇”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住于现在乐之四禅,随愿而得者,无难而得者,安易而得者]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超越色而成为无色之[状态],寂静解脱,以此身到达而住”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以断三结、离堕法、决定成为趣正觉之预流者”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以断三结,灭贪、嗔、痴,而为一来者,即唯来此世间一次而苦尽”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断五下分结,为化生者,而于彼处2般涅槃3,不再从其处还来此处者(不还者)”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验证种种神通力,即一[身]化多[身]、多[身]化一[身],或显、或隐,越壁、越墙、越山,行之而无碍,犹如行于虚空;出没于地中,犹如[出没]于水中;行于水上而不破坏水,犹如行于地上时;于虚空中趺坐而往来,犹如飞鸟;又,以手掌抚摸如是大威力、大威德之日月,乃至到达梵天界,以此身而得征服之”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于天、人之两[种]声,[无论]其速或近。皆得闻之”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以心知其他有情、其他人之心,即有贪欲心知其有贪欲心,无贪欲心知其无贪欲心,有嗔恚心知其嗔恚心,无嗔恚心知其无嗔恚心,愚痴之心知其愚痴之心,无愚痴心知其无愚痴心,或摄心知其摄心,散心知其散心,高广心知其高广心,不高广心知其不高广心,有上心知其有上心,无上心知其无上心,定心知其定心,不定心知其不定心,解脱心知其解脱心,不解脱心知其不解脱心”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忆念[我]种种之宿命,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种种成劫、种种坏劫、种种成坏劫,于其处,我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命终。于其处死于彼处生,于彼处,[我]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命终。又,于彼处死于此处生。如是,我忆念一一相及详细状况俱之种种宿命”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即知[有情之]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乃各随其业也。即实以此等有情身为恶业、口为恶业、意为恶业、诽谤圣者、抱怀邪见、持邪见业故。彼等身坏命终,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又,以其他此等之有情身为善行、口为善行、意为善行、不诽谤圣者、抱怀正见、持正见业故。彼等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界。如是,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如[有情之]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乃各随其业”者。(彼)则应成就戒……乃至……为住空闲处之行者。又,若比丘愿:“令我诸漏灭尽、得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达、自作证成就而住”者。(彼)则应成就戒、守持内心寂静、不轻禅、具足观行、为住空闲处之行者。“诸比丘!汝等应具足戒、具足戒本、对戒本之守护而守护之、应具足行及行处、畏慎细罪、受学处而学。”凡是(以上)所说,皆是关于此而说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世尊所说而信受奉行。 北传 中阿九三、水净梵志经(大正藏一、五七五页。)梵志许水净经(大正藏一、八四三页。)增阿一三、五孙陀利(大正藏二、五七三页。)后半,杂阿一一八五(大正藏二、三二一页。)别杂九九(大正藏二、四0八页。)本经,人心被秽者,易堕恶趣。心净可豫期于善趣。恰如污秽之布,不能染上鲜明的颜色,布清净时,教其染上群明之色。其次,说其心秽是甚么,最后说人,心应当清净,以教诫婆罗门孙达利迦婆罗多越奢(Sundarika-bharadvaja)身体之沐浴其最重要是心之沐浴。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曰: “诸比丘!于此,有秽垢之布,染工欲将其染为或蓝、或黄、或红、或暗红色,彼以此浸于染色中,其色将为坏色而不得鲜明。何以故?以此布不净故。如是,若比丘心秽时,可豫想彼必至恶趣。又,若有清净、皎洁之布,染工欲将其染为或蓝、或黄、或红、或深红色,彼以此浸于染色中,其色将为好色而鲜明。何以故?以此布清净故。如是,若比丘心清净,可豫想彼必至善趣。 诸比丘!何为心秽者?贪欲是心之秽,嗔是心之秽,忿是心之秽,恨是心之秽,覆是心之秽,恼害是心之秽,嫉是心之秽,悭是心之秽,诈瞒是心之秽,诳是心之秽,顽迷是心之秽,性急是心之秽,慢是心之秽,过慢是心之秽,憍是心之秽,放逸是心之秽,若比丘知:“贪欲邪贪是心之秽]而舍离此贪欲邪贪心之秽。知:“嗔是心之秽”而舍离嗔此心之秽。知:“忿、恨、覆、恼害、嫉、悭、诈瞒、诳、顽迷、性急、慢、过慢、憍、放逸,各心之秽”而舍离忿、恨、覆、恼害、嫉、悭、诈瞒、诳、顽迷、性急、慢、过慢、憍、放逸,此等各心之秽也。比丘!如是,彼比丘知:“贪欲邪贪是心之秽”而舍离此贪欲邪贪心之秽,知:“嗔、忿、恨、覆、恼害、嫉、悭、诈瞒、诳、顽迷、性急、慢、过慢、憍、放逸,各心之秽”而舍离嗔……乃至……放逸、此等心之秽也。[于是,]彼对佛持绝对之信,即彼世尊是应供、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觉者、世尊也。又,对法持绝对之信,即从世尊所善说之法,是自现所证者、非时间者、是“来见”者之导入[涅槃]者、从智者自身得知也。又,对僧伽持绝对之信,即世尊之声闻众是善入者、直入者、理入者、正入者,即成四双八辈,此等世尊之声闻众,是应供养、应请待(款待)、应布施、应合掌(致敬),于此世是无上福田也。如是,彼遂舍弃、排除、解脱、舍离、离脱,彼以“我对佛持绝对之信”而对义得信受,对法得信受,得俱法之欢喜,对欢喜者生喜悦,喜悦者身轻安,身轻安者受(觉)乐,受乐者得心定;又,彼以“我对法持绝对之信”而对义得信受,对法得信受,得俱法之欢喜,对欢喜者生喜悦,喜悦者身轻安,身轻安者受乐,受乐者得心定;又,彼以“我对僧伽持绝对之信”而对义得信受,对法得信受,得俱法之欢喜,对欢喜者生喜悦,喜悦者身轻安,身轻安者受乐,受乐者得心定;又,彼以“我遂舍弃、排除、解、舍离、离脱”而对义得信受,对法得信受则得俱法之欢喜,对欢喜者生喜悦,喜悦者身轻安,身轻安者受乐,受乐者得心定。 诸比丘!具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之彼比丘。[即使受]白净米之施食,添加种种调味、药味而食者,对彼不为障害。恰如秽垢之布,放入清澄之水中,则成为清净、皎洁;又,如金矿放入坩埚(镕解、精炼炉)中,则成为清净、皎洁,如是,比丘具足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虽受添加种种调味、药味之白净米之施食,对彼实不为障害也。 彼以慈心偏满一方而住之,如是,于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横、偏一切处、全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恚、无害之慈心偏满而住之;以悲心……乃至……以喜心……以舍心偏满一方而住之,如是,于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横、偏一切处、全世界,以广大、广博、无量、无恚、无害之舍心偏满而住之。 彼知:“此是存在、此是卑贱、此是高贵、超越此想之处有出离。”彼如是知、如是见,从欲漏心得解脱、从有漏心得解脱、从无明漏心得解脱,“于解脱者有解脱”之智存,彼知“[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更受此存在之状态。”此为比丘应以内心之洗浴而洗浴也。” 尔时,婆罗门孙陀利伽.巴罗多瓦奢(Sundarika-bharadvaja)在世尊附近而坐,此婆罗门孙陀利伽.巴罗多瓦奢白世尊曰:“卿瞿昙!去巴富加(Bahuka)河行沐浴耶?”[世尊答曰:]“婆罗门!巴富加河究竟为何河?巴富加河究竟有何用耶?”[婆罗门曰:]“卿瞿昙众人均以为巴富加河实为得解脱之道,与众人福德,而于巴富加河中[洗浴],因其可为众人洗除恶业也。”于是,世尊对婆罗门孙陀利伽.巴罗多瓦奢以偈说曰: 巴富阿帝伽 伽耶孙陀利 萨罗娑缚底 或是巴耶伽 及波富摩底 愚人常浸入 黑业不得净 孙陀利伽及 巴耶巴富加 敌意有罪过 不净深恶业 浮着常春斋 净者常布萨 净者净白业 常得清净行 梵志如是浴 生类皆安稳 若汝不妄语 又若不杀生 不与则不取 树信不贪欲 何为行伽耶 伽耶于贵公 不过是水糟 如是说时,婆罗门孙陀利伽.巴罗多瓦奢白世尊曰:“伟哉!卿瞿昙!伟哉!卿瞿昙!恰如使倒者立起,如使覆盖者露现,如迷者教以道,如闇中持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卿瞿昙以种种方便说法,我今归依卿瞿昙,归依法及僧伽,愿得卿瞿昙之许可,进入我出家。”于是,婆罗门孙陀利.伽巴罗多瓦奢得世尊之许可,而得出家。于此处,新出家之尊者巴罗多瓦奢孤独、别住、不放逸、勇猛、精进而住。不久,[此]世间之善男子从在家成为出家行者,修满无上之梵行,于现法自知、[自]作证、逮得,如“[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更受此存在之状态。”于此,尊者巴罗多瓦奢即成为一阿罗汉。 北传 中阿九一、周那问见经(大正藏一、五七三页。)本经最初对长老大周那之言,舍离诸见,以示根本法。其次以五部门,说明应削减诸恶欲,以至究竟涅槃的方法。其五门者:第一削减;第二、对于善法发心:第三、恶欲法之回避:第四、升高善处之法;第五、达究竟涅槃之法。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周那晡时从静坐起,诣世尊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大周那白世尊言:“世尊!于世,生此等种种之见,即关于我论或关于世界论者也。以此等为初思念之比丘,已如是舍此等之诸见,如是离此等之诸见耶?”[世尊曰:] “周那!于世,生此等种种之见,即关于我论或关于世界论者也,而生此等见之处、住此等见之处,于此等见之现行处;对此以如实正慧而观者,即:“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舍如是此等之见、离如是此等之见。若于此,今有比丘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1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已息寻、伺,于内清净,心成一向,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不染于喜,而住于舍,正念、正智,以身正受乐,即圣者之所谓成就“舍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舍乐、舍苦,先已以灭喜忧,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成就第四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色想,消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为虚空无边”,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虚空无边处,并“为识无边处”,成就识无边处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识无边处,“为无何之存在”,成就无所有处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往。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 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 于此,周那!汝等应作如是削减。即:“其他之人为害之作者,但我等不为害之作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杀生者,但我等为离杀生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不与而取者,但我等为离不与而取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非梵行者,但我等为行梵行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妄语者,但我等为离妄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两舌者,但我等为离两舌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粗恶语者,但我等为离粗恶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绮语者,但我等为离绮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贪欲者,但我等不为贪欲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嗔恚心者,但我等为离嗔恚心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抱邪见者,但我等为正见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思惟者,但我等为正思惟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语者,但我等为正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作邪业者,但我等为作正业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命者,但我等为正命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精进者,但我等为正精进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念者,但我等为正念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定者,但我等为正定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智者,但我等为正智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解脱者,但我等为正解脱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缠于惛沈、睡眠者,但我等为离惛沈、睡眠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掉举者,但我等不为掉举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怀疑者,但我等为离怀疑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忿怒者,但我等不为忿怒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抱怨恨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覆伪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恼害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嫉妒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悭贪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诈诳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诈瞒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顽迷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过慢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难说者,但我等为易说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恶友,但我等为善友。”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散逸者,但我等为不放逸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不信者,但我等为有信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无惭者,但我等为知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无愧者,但我等为知愧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寡闻者,但我等为多闻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懈怠者,但我等为发心精进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忘失正念者,但我等为确立正念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无智慧者,但我等为成就智慧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染于世俗,固执自见,为难舍牲者,但我等不染于世俗,不执自见,为善舍者。”应作削减。” 周那!对善法发心;予谓益多,何况以身口而随此耶?是故,周那!“他为作害者,但我等不为作害者。”而应发心。又“他为杀生者,但我等为离杀生者。”而应发心。……乃至……“他染世俗,固执自见,为难舍性,但我等不染世俗,不固执自见,为善舍者。”而应发心。” 周那!譬若有恶道,为回避之,应行其他平坦之道。又,若有恶渡[船]场,为回避之,应至其他良渡[船]场。如是,周那!为回避为害者,而不为作害。为回避杀生者,而禁杀生。为回避不与而敬者,而禁不与取。为回避非梵行者,而有梵行。为回避妄语者,而有禁妄语。为回避两舌者,而有禁两舌。为回避粗恶语者,而有禁粗恶语。为回避绮语者,而有禁绮语。为回避贪欲者,而有不贪欲。为回避嗔恚心,而有不嗔恚。为回避邪见者,而有正见。为回避邪思惟者,而有正思惟。为回避邪语者,而有正语。为回避邪业者,而有正业。为回避邪命者,而有正命。为回避邪精进者,而有正精进。为回避邪念者,而有正念。为回避邪定者,而有正定。为回避邪智者,而有正智。为回避邪解脱者,而有正解脱。为回避缠于惛沈、睡眠,而离惛沈、睡眠。为回避掉举者,而有不掉举。为回避怀疑者,而有超越怀疑。为回避忿怒者,而有不为忿怒。为回避怨恨者,而有不为怨恨。为回避覆伪者,而有不覆伪。为回避恼害者,而有去恼害意。为回避嫉妒者,而有不嫉妒。为回避悭贪者,而有不悭贪。为回避诈诳者,而有不诈诳。为回避诈瞒者,而有不诈瞒。为回避顽迷者,而有不顽迷。为回避过慢者,而有不过慢。为回避难说者,而有易说。为回避恶友,而有善友。为回避放逸者,而有不放逸。为回避不信者,而有信心。为回避无惭者,而有惭。为回避无愧者,而有愧。为回避寡闻者、而有多闻。为回避懈怠者,而发心精进。为回避失念者,而有确立正念。为回避无智慧者,而有智慧之成就。为回避染于世俗,固执自说,为难舍者;而有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为善舍者。 周那!恰如一切不善法应趣于卑劣之存在,一切善法应趣于高贵之存在。如是,作害者为升于高贵之存在、而有不害,杀生者为升高贵之存在,而有禁杀生。不与而取者,为升于高贵之存在,而有禁不与取。……乃至……染于世俗,固执自说,为难舍者,为升高贵之存在,而有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而有善舍也。 周那!自陷没于泥泞,而欲救他人出泥泞者,是不可能也。自不陷没于泥泞,而欲救他人出泥泞者,有是理也。自常被调御、不善教导,而又不自般涅槃者,而欲调御他人B教导他人,使人般涅槃者,当不可能。自善调御、善教导,又自般涅槃者,而欲调御他人、教导他人、使般涅槃者,有是理也。如是,周那!作害者欲般涅槃,应先为不害者。杀生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杀生。不与而取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不与取。非梵行者欲般涅槃,应先守梵行。妄语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妄语。两舌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两舌。粗恶语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粗恶语。绮语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绮语。贪欲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贪欲。嗔恚心者欲般涅槃,应先不嗔恚。邪见者欲般涅槃,应先立正见。邪思惟者欲般涅槃,应先正思惟。邪语者欲般涅槃,应先正语。邪业者欲般涅槃,应先作正业。邪命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命。邪精进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精进。邪念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念。邪定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定。邪智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智。邪解脱者欲般涅槃,应先正解脱。缠于惛沈、睡眠者欲般涅槃、应先离惛沈、睡眠。掉举者欲般涅槃,应先不掉举。怀疑者欲般涅槃,应先超越怀疑。忿怒者欲般涅槃,应先不忿怒。怨恨者欲般涅槃,应先去怨恨。覆伪者欲般涅槃,应先不覆伪。恼害意者欲般涅槃,应先去恼害意。嫉妒者欲般涅槃,应先不嫉妒。悭贪者欲般涅槃,应先不悭贪。诈诳者欲般涅槃,应先不作诈诳。诈瞒者欲般涅槃,应先不作诈瞒。顽迷者欲般涅槃,应先不顽迷。过慢者欲般涅槃,应先不过慢。难说者欲般涅槃,应先为易说者。恶友者欲般涅槃,应先为善友。放逸者欲般涅槃,应先为不放逸。不信者欲般涅槃,应先有信。无惭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惭。无愧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愧。寡闻者欲般涅槃,应先有多闻。懈怠者欲般涅槃,应先发心精进。失念者欲般涅槃,应先确立正念。无智慧者欲般涅槃,应先成就智慧。染于世俗,固执自说,为难舍者,欲般涅槃,应先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而为善舍者。 如是,周那!予说削减之法门,说发心之法门,说回避之法门,说上升之法门,说般涅槃之法门。周那!当愿依师[而得]声闻之利益、以怜愍之心而为者,此皆由予怜愍汝等而为也。周那!于树下、于空闲处,应作此禅思,勿放逸、勿后悔,此即是予对汝等之教训也。” 世尊如是说已,尊者周那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北传 后半,增阿四六、五(大正藏二、七九七页。)本经是关于得正见、达正法之方法,诸比丘问,舍利弗答,其次以详说诸部门。一、知不善和不善之根本、善和善的根。二、知食和其集、灭、道。三、知苦和其集、灭、道。四、--一五、对老死以下、生、有、取、欲、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之一一,知自己和其集、灭、道。一六、知漏和其集、灭、道。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言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尊者舍利弗:“尊者!”如是,尊者舍利弗曰: “诸贤!所谓“正见,正见,”圣弟子如何持正见,其见正直,于法绝对持净信,为达此正法者耶?”[彼等答曰:]“尊者!我等为知此语之意义,虽远路亦应来尊者舍利弗之处。愿尊者舍利弗[能为我等]说明此语之意义者是幸也!诸比丘愿闻尊者舍利弗之所说而忆持之。”[舍利弗曰:]“诸贤!谛听之!善思念之!予将说之。”彼等诸比丘应尊者舍利弗曰:“愿乐欲闻!”于是尊者舍利弗如次曰: “诸贤!若望弟子知不善、不善之根;知善、知善之根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者也。诸贤!如何是不善?如何是不善之根本?如何是善?如何是善之根本?曰:诸贤!杀生是不善,不与而取是不善,邪淫是不善,妄语是不善,两舌是不善,粗恶语是不善,绮语是不善,悭贪是不善,嗔恚是不善,邪见是不善,此乃谓不善。诸贤!如何是不善之根本?曰:贪是不善之根本,嗔是不善之根本,痴是不善之根本,此谓不善之根本。诸贤!如何是善?曰:回避杀生是善,回避不与取是善,回避邪淫是善,回避妄语是善,回避两舌是善,回避粗恶语是善,回避绮语是善,不悭贪是善,不嗔恚是善,正见是善,此乃谓善。诸贤!如何是善之根本?曰:不贪是善之根本,不嗔是善之根本,不痴是善之根本,此乃谓善之根本。诸贤!圣弟子若知如是不善,知如是不善之根本,知如是善,知如是为善之根本者,彼普舍贪随眠1,除嗔随眠,除去[予有]见慢随眠,舍无明,而令起明,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净信,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为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望弟子知食、知食之集、知食之灭、知食至灭之道。如是者,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如何是食? 如何是食之集?如何是食之灭?如何是至食灭之道?曰:于食有四种,已生之有情令住之,将生之有情令扶助者也。其四种者:第一、或粗或细之搏食2,第二、触食,第三、意思食,第四、识食。依欲之集而有食之集。依欲之灭而有食之灭也。其八支圣道是至食灭之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圣弟子如是知食、如是知食之集、如是知食之灭、如是知至食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除嗔随眠、除去“予有”之见慢随眠,舍无明,而令起明,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为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达苦灭之道,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也。诸贤!如何是苦?如何是苦之集?如何是苦之灭?如何是达苦灭之道?曰: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亦苦,求不得是苦,约而言之,五种蕴是苦也,此谓苦。复次,如何是苦之集?曰:其渴爱也,彼更引导于存在,而伴喜贪,彼于此而为享乐者也。即欲爱之渴爱、有之渴爱、无3有之渴爱也。此谓苦之集。复次,如何是苦之灭?曰:彼之渴爱完全离灭、舍弃、除去、解脱、无执,此谓苦灭。如何是达苦灭之道?曰:其八支圣道是达苦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也。诸贤!圣弟子知如是苦、知如是苦之集、知如是苦之灭,知如是达苦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除嗔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为圣弟子真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发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而……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达老死灭之道,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而……乃至……远比正法也。诸贤!如何是老死?如何是老死之集?如何是老死之灭?如何是达老死灭之道?曰:于各各之有情界,各各有情之老衰、齿落、发白增、皮肤皱,即寿命日衰、诸根日坏,此谓老也。又,各各有情由各各有情界没去、坏灭、死、终,即诸蕴坏而舍弃形骸,此谓死也。如是此之老、如是此之死,此谓老死也。因生之集,而有老死集;因生之灭,而有老死灭。其八支圣道,即达老死灭之道,即正见……乃至……正定也。诸贤!圣弟子如是知老死、如是知老死之集、如是知老死之灭、如是知达老死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除嗔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发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生、知生之集、知生之灭、知达生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也。诸贤!如何是生?如何是生之集?如何是生之灭?如何是达生灭之道?曰:于各各有情界,各各有情之生、出现,即诸蕴之现行、诸处之聚得,此谓生。因有之集,而有生之集;因有之灭,而有生之灭。其八支圣道,即可达生灭之道,即正见……乃至……正定也。圣弟子如是知生、如是知生之集、如是知生之灭、如是知达生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发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有4、知有之集、知有之灭、知达有灭之道者,如是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如何是有?如何是有之集?如何是有之灭?如何是达有灭之道?曰: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因取之集,而有有之集也。因取之灭,而有有之灭也。其八支圣道,是达有灭之道。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有、如是知有之集、如是知有之灭,如是知达有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取、知取之集、知取之灭、知达取灭之道,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如何是取?如何是取之集?如何是取之减?如何是达取灭之道?曰:此等有四取,爱取、见取、戒禁取、我论取也。因渴爱之集,而有取之集;因渴爱之灭,而有取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取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取、如是知取之集、如是知取之灭、如是知达取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渴爱、知渴爱之集、知渴爱之灭、知达渴爱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诸贤!如何是渴爱?如何是渴爱之集?如何是渴爱之灭?如何是达渴爱灭之道?曰:此等有六渴爱聚:色渴爱、声渴爱、香渴爱、味渴爱、触渴爱、法渴爱。因受之集,而有渴R之集;因受之灭,而有渴爱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渴爱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渴爱之集、如是知渴爱之灭、如是知达渴爱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 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之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受、知受之集、知受之灭、知达受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如何是受?如何是受之集?如何是受之灭?如何是达受灭之道?曰:此等有六受聚: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断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因触之集,而有受之集。因触之灭,而有受之灭。其八支圣道者,可达受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也。诸贤!圣弟子如是知受、 如是知受之集、如是知受之灭、如是知达受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比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而……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之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触、知触之集、知触之灭、知达触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如何是触?如何是触之集?如何是触之灭?如何是达触灭之道?曰:此等有六触聚: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因六处之集,而有触之集;因六处之灭,而有六触之灭。其八支圣道者,可达触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也。诸贤!圣弟子如是知触、如是知触之集、如是知触之灭、如是知达触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而……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 “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六处、知六处之集、知六处之灭、知达六处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如何是六处?如何是六处之集?如何是六处之灭?如何是达六处灭之道?曰:此等有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因有名色之集,而有六处之集;因有名色之灭,而有六处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六处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六处、如是知六处之集、如是知六处之灭,如是知达六处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名色、知名色之集、知名色之灭、知达名色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如何是名色?如何是名色之集?如何是名色之灭?如何是达名色灭之道?受、想、心、触、作意,是谓名;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谓色;如是此之名、此之色、谓之名色。因有识之集,而有名色之集,因有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名色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名色、如是知名色之集、如是知名色之灭、如是知达名色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识、知识之集、知识之灭、知达识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比正法。如何是识?如何是识之集?如何是识之灭?如何是达识灭之道?诸贤!此等有六识聚: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因行之集,而有识之集;因行之灭,而有识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识灭之道,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识、如是知识之集、如是知识之灭、如是知达识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能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达行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诸贤!如何是行?如何是行之集?如何是行之灭?如何是达行灭之道?诸贤!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意行也。因无明之集,而有行之集;因无明之灭,而有行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行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圣弟子如是知行、如是知行之集、如是知行之灭、如是知达行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无明、知无明之集、知无明之灭、知达无明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达此正法也。诸贤!如何是无明?如何是无明之集?如何是无明之灭?如何是达无明灭之道?诸贤!不知于苦、不知于苦之集、不知于苦之灭、不知于达苦灭之道,此谓无明。因漏之集,而有无明之集;因漏之灭,而有无明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无明灭之道也,即正见……乃至……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无明、如是知无明之集、如是知无明之灭、如是知达无明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乃至……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乃至……则达此正法者也。”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尊者!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为]达此正法,更有其他法门否?”[舍利弗曰:]“然!有。诸贤!若圣弟子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诸贤!如何是漏?如何是漏之集?如何是漏之灭?如何是达漏灭之道?诸贤!此等有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因无明之集,而有漏之集;因无明之灭,而有漏之灭。其八支圣道者,是达漏灭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贤!圣弟子如是知漏、如是知漏之集、如是知漏之灭、如是知达漏灭之道,彼普舍贪随眠、除嗔随眠、除去“予有”见之慢随眠,舍无明,令明起,于现法为苦灭。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者也。” 尊者舍利弗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 北传中阿九八、念处经(大正藏一、五八二页。)巴利 长部二二、大念处经(南传七、但其十八--二一本经缺,其他全合。)本经为得一乘之究竟解脱涅槃而说四念处者。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库卢国康摩萨单摩之聚落。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言:“世尊!”世尊乃曰: “诸比丘!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获得、涅槃之作证,此有一法,即四念处也。四者何耶?曰:比丘!于此,于身随观身,热心而注意,甚深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受随观受,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心随观心,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法随观法,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如是谓四念处]。 诸比丘!如何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耶?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行于闲林、或行于树下、或行于空闲处,结跏趺坐,以身正直,当前丘念。彼念而出息,念而入息。或长出息,知“予长出息;”或长入息,知“予长入息。”或短出息,知“予短出息;”或短入息,知“予短入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出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入息。”又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或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入息。诸比丘!恰如精巧之辘驴工或辘驴工之弟子,或长旋转而知“予长旋转,”或短旋转而知“予短旋转,”如是,比丘或长出息而知“予长出息,”……乃至……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随观身。于身而随观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则于身随观身也。 诸比丘!复次,比丘或行,而知“予在行,”或立而知“予在立,”或坐而知 “予在坐,”或卧而知“予在卧。”如彼身之所示,其知如是。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不执着世间也。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诸比丘!复次,比丘是往、是归,善识之;前观、后观,善识之;欲屈、欲伸,善识之;欲持大衣、衣钵,善识之;在啖,饮、嚼、味,善识之;大小便时,善识之;在行、住、坐、眠、寤、言、默,善识之而住。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世间也。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善观此身,从头顶至足底止,皆为皮肤所覆,其中充满种种不净,即:“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脾、肺、肠、脏腑、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洟、滑液、小便也。”诸比丘!恰如有两口之袋,以充[填]种种谷物,即:稻、粟、绿豆、豆颗、胡麻、米。以此,具眼者出而观察“此是稻、此是粟、此是绿豆、此是豆颗、此是胡麻、此是大米也。”如是,比丘善观此身,从头顶至足底止,为皮肤所覆,其中充满种种不净,即:“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胃、髓、肾、心、肝、肋、脾、肺、肠、脏腑、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洟、滑液、小便也。”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此身,其如所置、如其所示,以观察界,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诸比丘!恰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于衢屠牛,坐干路口,一分一分以割其体。如是,比丘以界观察此身,其如所置、如其所示,以观察界,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经一日、或二日、或三日,膨胀而变色青黑,分化腐烂,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被鸟、兀鹰、鹫野狗、豺或被种种虫类啄啖,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是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骸骨之连锁,尚带血肉,被筋连缚。又,连锁之骸骨(已经)肉隤血污,被筋连缚。又,血肉皆无,唯筋连缚。又,骨节解散,散乱诸方,手骨、足骨、胫骨、腿骨、腰骨、脊骨、头骸骨等,各于异处。彼致念此身:“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而不执着世间。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其骨白似螺色,经年堆积,又腐烂而为碎 ,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于外身随观身、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于身随观集法、于身随观灭法、于身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现“身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耶?于此,比丘受乐受而知:“予受乐受;”受苦受而知:“予受苦受;”受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不苦不乐受;”受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乐受;”受非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乐受;”受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物质之苦受;”受非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苦受;”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如是,于内受而随观受,于外受而随观受,于内外受而随观受。于受而随观集法、于受而随观灭法、于受而随观集灭之法而住。若彼现“受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受随欢爱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无嗔恚心而知“无嗔恚心;”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摄心而知“摄心,”散心而知“散心,”高广心而知“高广心,”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有上心而知:“有上心,”无上心而知:“无上心,”定心而知:“定心,”非定心而知:“非定心,”解脱心而知:“解脱心,”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如是,于内心随观心,于外心随观心,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于心而随观集法,于心而随观灭法,于心而随观生灭之法而住。彼现“心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心随观心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耶?曰:于此,比丘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比丘如何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内存有爱欲而知:“予内存有爱欲,”若内无爱欲而知:“予内无爱欲。”未生之爱欲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爱欲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爱欲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又,于内有嗔恚而知:“予内有嗔恚,”内无嗔恚而知:“予于内无嗔恚。”有未生之嗔恚生起者,其知之;有已生嗔恚之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嗔恚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于惛沈、睡眠、掉悔、及疑,亦如是。如是,于内法随观法、于外法随观法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集法而住,于法随观灭法而住,于法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现“法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耶?于此,比丘于:“有如是色、有如是色之集、有如是色之没。有如是受、有如是受之集、有如是受之没。有如是想……[乃至]……想之没,有如是行……[乃至]……行之没。有如是识、有如是识之集、有如是识之没。”如是,于内法随观法……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耶?于此,比丘知眼、知色、知缘此两者而生结。未生之结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结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结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知耳、知声、知缘此两者而生结……乃至……知鼻、知香、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舌、知味、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身、知触、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意、知法、知缘此两者而生结。未生之结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结舍离者,其知之;已舍离之结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如是,于内法随观法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七觉支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七觉支法随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内有念觉支而知:“予内有念觉支,”内无念觉知而知:“予内无念觉支。”若未生念觉支有生起者,其知之;有已生念觉支修习完满者其知之。内有择法觉支而知:“予内有择法觉支。内无择法觉支而知:“予内无择法觉支,”未生之择法觉支有生起者,其知之;有已生之择法觉支修习完满者,其知之。……[乃至]……知精进觉支……[乃至]……喜觉支……[乃至]……轻安觉支……[乃至]……定觉支……[乃至]……舍觉支。如是,于内法随观法……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七觉支之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比丘如何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耶?诸比丘!比丘于此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 “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致苦灭之道。”如是,于内法随观法而住、于外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集法、于法随观灭法、于法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现“法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 诸比丘!此等四念处如是修习七年者,彼于二果中可豫期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又,若有依1者,则不还位也。虽不至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或一年,修习此四念处者,不,虽不至一年,于七个月修习此四念处者,彼于二果中可豫期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若有依者,则不还位也。不,虽不至七月,实于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或半月!不,虽不至半月,仅七日修习此四念处者,彼于二果中可豫期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又,若有依者,则不还位也。 如此说:“诸比丘!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到达、涅槃之作证,有此一法,即四念处也。”是缘此而说之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注第一 1 圣者(ariya)谓佛、独觉及佛之声闻弟子,但在此特别看为指佛陀。 2 真人(Sappurisa),大体上此亦同谓圣者,虽是指解脱者,为与前者之区别,注释指独觉及佛之声闻。 3 以下原文,一一同前经句之返复,于略而译之。 4 生者(bhuta)此若从佛音之注,是指五蕴、非人间界、存在者、漏尽者、有情、树等。 5 阿毗浮(Abhibhu)此为无想天(Asannabhava) 6 以上,从地以至涅槃之间,北传中阿含,脱极光、偏净、广果,以代换阿毗浮,为无烦、无热二天及 总表净之五净居天,最后缺涅槃。 7 有学(aekha)者,对无学而语,有未学之位,谓未达阿罗汉果(无学)。 8 “逮达理想”(anuppattadattha)以sadattha为Saka-attha虽多说为(自己利义)之意,但予以Sat-attha解为(真意义)理想之意。(一般为不受后有,故不照日译,而改为“到达彼岸”。) 第二 1 有(bharva)存在,不觉凡夫乃存在之意,此语在很多地方虽译为“存在”,为特别之片语,唯有古来译例时,译为“有”。 2 身见(sakkaya-ditthi)sakkaya谓身体存在之意,得译为身,身见有关个人我之存在,乃邪见之意。 3 疑(vicikiccha)对谛理之怀疑。 4 戒禁取(silabbata-paramasa)执着自己所信奉之特别之行轨。 5 “正现观慢”(samma-manabhismaya)正观自己之邪见有慢心,以舍其慢心之意思。 第三 1 削减(Sallekha)是削减欲及欲之积聚物,欲之对象物。 2 易养(Subharata)得简易生活之生活法。 3 以上,贪(labha)以下至放逸(pamada)止之十六者,于Anguttara 11.17,111.116等,lobha换为raga(意思同)。嗔(dosa)之次加moha(疑)为全部十七。 第四 1 卿,日译为卿,于原语bho这是同等者间之称呼语,故佛教徒,向佛不用此语,生漏是婆罗门,故对佛呼bho,。但此语本来是bhavant的呼格形,可见是敬称语bhagavant(世尊)之略,由次第之所略,由散称表示亲爱,成为同等者间之称呼语。(故改译为尊者。) 2 正智(sampajana),此所谓正智,乃正念更进深一层之谓。故言智慧时之正智不同。 3 忆宿命智(pubbenivasanussatinana)亦可译为宿命通,以超人之智忆念前生之事。 4 译为种族,虽是vanna,此语普通译为色,于此无防译为色。色,可取二种意义,即形容、容色之意,及种族(王族、婆罗门族、庶民族、奴隶族等)之意。而在此可看为容色方面之意思。(佛音此处之注亦然。)予以前后之关系上,无宁是种族之意为适当。 5 堕处(vinipata)罪人应堕之处。 第五 1 对以下一段请参看增支部六、五九。犹关于闲林住者乃至粪扫者,巴利清净道论二,国译一切经解脱道论三,于头陀品等说明,应顺阅之。 2 山围城(Giribbaja),于北传译为岩山、山谷精舍、夹谷精舍等。出所围之都市(盆地),王舍城之旧城,频婆娑罗王以来(一说为阿阇世王以来)于此山城外之平地,筑新王舍而住。此记事是新王舍城成立后,乃很明白的。 3 两生华鬘(vassika)亦译为夏生。 4 善思华鬘(atimuttakS)亦译为苣藤、龙舐。 第六 1 对于以下,参照增支部、四、二二经。 2 “彼处”是死后之往生处,此世界之处(后世言为欲界外之处。) 3 般涅槃,是parinibbana之音译,本来虽是完全解脱之意,后世之使用方法,言解脱为死。 第七 1 茜(manjettha),此语有种种翻,请参阅巴利圣典协会之辞典。(改译暗红色。) 2 非时间的,(akalika)想此有三义,一即效果立即显现之意,再者即不受时间制约,真理永远不变之意。 3 “来看”(chipassika)任何人皆可开示之意。 4 春 原巴利语phaggu梵语phalgu近于中国之春,特符梵语之音,以春之初月,名为phalguna(phag-guna)其月之后分之满月之日,婆罗门举行春祭,以祈风调雨顺。 5 布萨uposatha之音译,此本来是婆罗门新满祭之节日前夜,家主之夫妻,此日为一定之加行。 6 进入(upasampada)意为完全进入比丘、比丘尼时仪式。此文近于圆寂之意,亦被译为近圆。 第八 1 看第三之注1 第九 1 随眠(anusaya)烦恼随逐于众生,眠伏状态而得名,让语亦如字之义,即符随于先天的烦恼。 2 搏食(kabalinkara-ahara)又写为揣食,虽为普通之食物,此食时,因以手捉食故而谓搏食。 3 无有之渴爱(Vibhava-thanha)虽可译为无有欲,此立于死后无存在之断见,故于现世尽量享受乐之 欲,即立于断见之立场,为现世之享乐主义。此语至少有渴爱,即根本欲以上,如右之解释以外,亦 有不少解释,今暂依南传之注释。 4 见第二之注1 |
|||